推动体制创新打造创新高地——关于创新园区管理体制争创国家级高XX县区的调研报告[五篇范例]推动体制创新打造发展高地——关于创新园区管理体制争创国家级高XX县区的调研报告园区是集聚资源要素的重要平台和优势载体,是带动区域发展的强力引擎。创建国家级高XX县区,是事关莱芜发展长远大局的一项重大战略。通过近年来发展,莱芜高XX县区已经具备了做大做强的雄厚实力和良好基础,进入了加快跨越提升的关键阶段。为促进我市高XX县区加快创建国家级高XX县区,近期,市委政研室与高XX县区、市直有关部门组成联合调研组,就如何破解高XX县区发展体制制约、创新管理体制、释放发展活力进行了专题研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对高XX县区发展的建议。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高XX县区已进入加快跨越提升的关键阶段莱芜高XX县区成立于2001年5月,是市委、市政府重点规划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总面积100平方公里,2002年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XX县区成立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创建国家级高XX县区这一目标,大力实施环境立区、项目强区、科技兴区“三大战略”,加快建设北部现代XX县区和南部产业集聚区“两大片区”,经济社会实现了长足发展。13年来,建成区面积由9.8平方公里拓展到100平方公里、增加了9.2倍;gdp由4.2亿元提高到92.6亿元,增长了21倍;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由3.8亿元提高到280.2亿元,增-1台高XX县区、泰安高XX县区等,都提出了“二次创业”、“三次”创业的发展口号,着力提升高XX县区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产业层次;一些先进地区的高XX县区,如苏州高XX县区、第1页共9页无锡高XX县区、天津高XX县区以及我省威海高XX县区等,已经全面进入了创新驱动发展的新阶段,园区科技创新能力走在了全国前列,成为引领高技术、新产业发展的增长极。就我市现状看,经过近年来的积累发展,高XX县区产业体系逐步建立,以新材料、汽车及装备制造、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为支柱的先进产业集群加速形成,产业布局逐步优化,发展层次明显提升,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正加快由产业成长阶段向创新驱动阶段迈进。特别是随着高XX县区创业中心等科技创新孵化器的建成投入使用、山财大莱芜分校等高等院校的落地开工建设和力创企业技术中心、昊宇技术研发中心等一批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高XX县区的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保障水平将显著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水平将明显提升。可以说,高XX县区的发展,又再次站到了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面临着加快跨越提升、创建国家级高XX县区的重大机遇,只要把握大势、顺应规律、抢抓机遇、开拓奋进,必将掀起莱芜高XX县区新一轮大发展、大跨越的热潮。推动高XX县区跨越提升、创建国家级高XX县区,对于全市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先进经验表明,国家级高XX县区作为一块含金量极高的“金字招牌”,是科教资源、高端人才和高技术产业的聚集区域,更是财税、融资、项目审-3略举措和必然选择。区域经济发展规律表明,在一个地方发展的关键阶段,适当集中部分优质资源,发挥资源要素的“极化效应”,优先支持重点区域加快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方方面面将带来积极影响。推动高XX县区跨越提升、创建国家级高XX县区,绝不仅仅是高XX县区“自己的事情”,更需要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是全市各级各部门共同的责任。只要全市上下凝心聚力、协同配合,高XX县区必将步入跨越发展的新阶段,创建国家级高XX县区的目标必能早日实现,一个充满活力的产业新城、智慧新城、魅力新城、幸福新城必将在鲁中腹地加速崛起。二、体制因素是高XX县区发展面临的突出制约推动高XX县区跨越提升,创建国家级高XX县区,必须认清发展差距、找第2页共9页准原因所在。虽然我市高XX县区近年来发展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但与先进地区比,与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比,与全市人民的期盼比,在经济实力、发展层次、创新能力等方方面面都还有较大差距。这些差距,表面看是发展水平的差距,本质反映的则是发展方式、发展环境的差距,根源在于滞后的体制机制制约。制约之一。功能定位不清晰。高XX县区位于莱城主XX县区“东扩”的核心部位。城乡结合部的区域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