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年段的阅读教学语言文字训练点该怎样选?一、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1、通过语文的实践与学习,彰显语文的人文关怀;•2、培植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3、尊重多元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4、发展语言能力,发展思维能力;•5、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注重积累、感悟、熏陶、感染,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丰富精神世界;•6、能在阅读中形成一定的口语交际与写作的能力;•7、能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新课程标准(2003年——今天)的历程•(开始)茫然,不知所措——(过程)摸着石头过河,部分精英崛起,——(今天)返璞归真(朴实、扎实、真实),语文味二、阅读教学目的•语言文字作为人的沟通工具,教学的直接目标是学会听、说、读、写的基本功,掌握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为了教会学生掌握终身发展的有效学习方法和良好习惯。三、阅读教学研究的核心:•阅读能力的培养,它以发展学生语言为基本任务,着重训练学生理解语言和运用语文的能力。包括两个训练系列,一个是字词句段篇基本功训练,一个是听说读写基本功训练。两个基本功训练系列要聚焦在培养学生自能阅读的能力上。四、语文新课改的缺陷之一:••教学目标比较宽泛,各学段之间缺乏一个突出重点、自然衔接、可供检测的目标序列。(吴立岗)五、教学目标的落实存在的普遍性问题:•1、教师目标意识迷惘。(不知该顾及哪个方面)•2、教师不能在阅读文本中生成和落实教学目标。•3、教师在制定和落实教学目标中有偏差。(越位或不到位)六、设定阅读教学目标的内容:•1、知识与能力。(教会什么语文知识?培养什么语文能力?)•2、过程与方法。(教师使用什么教学方法?学生掌握了什么学习方法?)•3、情感与价值观。(对学生渗透什么人文教育)七、高年段精读课的“知识与能力”训练点如何确立?•需要我们深入研读课文,找到语言表达上的特点,找到最有价值的训练内容(挖掘文本内容,引导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感悟文章的语言技巧。)(一)明确训练重点,细化训练内容•1、明确课标要求、年段训练重点:••低年段:从字词入手,注重识字、写字教学。•中年级:从段入手,抓重点句段,注意词句的教学。•高年段:从整体入手,着眼全篇,揣摩写法,学习写法。2、细化训练内容•高年段:从整体入手,揣摩写法,学习写法。(1)从整体入手:即初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主要方法:内容借助法,要素串连法,段意合并法,问题概括法,标题追溯法……)(2)揣摩写法:“揣摩”重在让学生通过与文本的对话反复思考推敲文章的写作方法包括文章的叙述人称,文章的体裁及特点,叙述的顺序,内容的详略,观察的方法,开头结尾的方式……(3)学习写法:学生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进行实践运用,即读和写相结合。(二)精心研读文本,捕捉语言现象•教材中入选的课文,作为经典范例,它本身有多方面的功能,或是美的熏陶,理的启迪,或读写、词句的积累等。窦桂梅老师说:“文章细读的起点是文章的语言。”刘仁增老师说:“言为心声。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作者常常会对词语、语句、句段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构成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所以,在研读文本的时候,我们要把自己解读到的亮点变成课堂上学生学习的着眼点,对独具特色有丰富多彩的语言现象,如关键字词标点、精巧的句式表达、典型的段落结构、特别的谋篇布局,异常的描写手法等语言现象加以捕捉,并以此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让学生感悟汉语表达技巧的同时获取语言规律,积累语言。••研读文本,要关注单元导读、课文导读、精读课课后习题内容和要求,略读课的阅读提示和部分课文所提供的资料袋,因为它们是帮助解读文本、设计教案和选择训练内容的好提示。三年级以上的教材,精读课的课后题目前面的不同符号所表示的意思和要求各不相同,符号的主要意思是“读、说、写”,我们需要读懂它们,并根据课后的练习题目要求思考教学中分别进行哪些读、说、写的训练。(三)结合年级要求,优化语言训练•新课标对每个学段提出了具体的目标,要求我们在知识的教学中做到既不要缺位也不要越位。教学参考书上也明确了每个年级的阅读教学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