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从张亮打架事件看教师依法治教VIP免费

从张亮打架事件看教师依法治教_第1页
1/2
从张亮打架事件看教师依法治教_第2页
2/2
从张亮打架事件看教师依法治教自从11月5日起,我有幸参加湖北大学组织的为期10天的全省乡镇中心学校校长第三期培训班。聆听了许多专家教授的讲座和指导,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为我们如何加强中心学校管理解了心结、开了心窗。这里值得我深思的是:王全乐教授的讲座《学校领导如何引领教师转变学生管理观念创新学生管理方法》。王教授用大量的教学案例论述了一个核心问题:教师如何解决好“书难教、学生难管”的问题。他要求我们换角度换思想换方法,这些都引起了我强烈的共鸣。回顾我们自从教以来无论是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在管理活动中都面临一个无法绕开的问题:如何与学生打交道。许多教师一个共同的感受就是:学生越来越难管了。这种困扰日积月累不断放大,直接导致教师的职业倦怠,影响到教师的职业幸福指数。客观上说,由于学生受当今社会价值多元化、市场化和片面追求升学率,应试教育依然甚嚣尘上等因素的影响,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早已不再是几年前或十几年前的状况。时代与社会的变化赋予学生的观念和做法也跟着在变化。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教师总是喜欢按照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来办,总是希望以不变来应万变,少数教师甚至只用一种方法来管一生。面对不断变化的学生,许多教师的老办法不管用了,蛮办法也不敢用了,而新办法又不会用。于是自然产生了一种感觉就是:学生越来越难管了。如此看来,如何转变教师观念创新管理办法就成为学校管理者应该思考的重要问题。而其中最关键的是要培养教师依法治教的观念。何为依法治教,简单的说就是:教师应严格依照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条例和各级行政教育部门制定的规章制度来规范自己的从教行为。教师王某就曾经亲身经历过这样的一件事:学生张亮是王老师班上的一名学生,平时爱闯祸,是老师眼中的“问题学生”。这一天他又打了班上的一名女生,王老师耐着性子把他找到办公室,一番苦口婆心,大意是:“兔子不吃窝边草”“好狗也要护三家”。没想到第二天早上,王老师刚进校门,就被隔壁班李老师拦下了,直接告状说,张亮打了他们班陈鹏。王老师这下火大了,找到张亮一顿狂轰滥炸。没成想张亮的申辩让王老师好一阵发冷。张亮十分委屈的告诉王老师,首先,他按照老师要求,并没有招惹本班学生;第二,他打隔壁班陈鹏是因为前一天下午放学陈鹏朝王老师班上的女生叶子背后吐口水。叶子不知道,而走在后面的张亮看的很清楚。他按照老师教训他的为保护本班同学免受欺负才打了陈鹏。从张亮打人这件看似简单的事情上,我们都应该认真反思。作为管理者如何引导教师依法从教是多么重要。张亮的行为看似遵从老师的要求,而实质上是教师没有依照学校规章制度来管理学生。仅仅凭自己的经验来进行“人治”。人治与法治最大的区别就是标准的固定与否。只有具备完善的规章制度并得到严格的落实才能将教师从繁重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变成“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当然一所学校制定了完备的规章制度,还要重在落实。一是科学制定,让全校师生感到科学合理。具有操作性;二是制度一经制定,必须强化监督检查机制。任何制度如果没有监督检查这个环节,最多也只能是“定在纸上,挂在墙上,停留在口头上”;三是制度的落实,要有奖惩机制的介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分配问题上的最大特点就是杜绝大锅饭,搞平均主义。因此在教师队伍中,也要针对教师对学校、班级和学生奉献的多少、贡献的大小来落实奖惩。总之,不立规矩无以成方圆。而规矩一经确立就必须得到严格遵守与落实。如何引导教师依法治教是每一个学校管理者应该思考的重要课题。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从张亮打架事件看教师依法治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