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摘取文言文知识的硕果?这段时间,网上最热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吸引了无数国人的目光。电视机上,选手们观众们互相PK,电视机前,一家老老小小也在PK。汉字学习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高度,国学学习热度直升不减。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除了听写孩子们的日常所学,更是延伸到了丰富的古代典籍中。很多的汉字听写,在听写大会成人书写里面,都出现了零分的状况,或者个位数的百分比。由此可见,对于古代典籍,文言知识的学习梳理,是多么的迫切。文言文,向来在语文学习中,同作文一起被排列在难以掌握,难以提高的范围之列。首先,在语言表述上,他不同于我们现代的白话文,跟人们的语言表述习惯有一定的差异,读起来拗口,别扭,因此在听说读上面,难度较大。其次,在文意掌握上,对于跟现代词语用法相同的,学生容易掌握,但对于各种用法不一,用法多样的词语,学生就显得无处下手,而且难以掌握。所以,文意的晦涩难懂,为文言文学习的困难之二。再次,在文言文的背诵上,基于以上两个问题,朗读,不通顺。文意,理解不了。再加之在日常生活使用中的缺失,没有了耳濡目染,所以,每次的文言文背诵,学生们称为“老大难”同志。当然,只要是学习,肯定有困难。但如果你当困难是大老虎,那困难就是吃掉你。可如果你当困难是磨刀石,那困难就是无所谓的“毛毛雨”。所以,在学习中寻找方法,克服困难,那文言文的学习,定会让我们收获知识的丰盈。我们就以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的《童趣》为例,还进行学习背诵。首先,从这篇文章的题目来看,就是跟孩子有关的,而且,一个“趣”字,就能吸引人去探究,到底是什么样的趣事,勾起孩子们学习的兴趣。也可以让他们去想象,文章的内容。其次,再让孩子们自己对整篇课文进行通读,并结合自己的文言知识积累,以及课下注解,进行对课文大意的疏通把握。例如,现代汉语中仍使用的词语,意思相同的词语,那就引导学生直接用现代汉语翻译使用,如文中的:童稚,藐小,昂首,帐。。。。。。。。。这些词汇,古汉语和现代汉语用法相同,所以学习起来困难较小。而且,这样的学习,也可以激发学生们学习的自信心。再次,让学生们找出自己不能理解的词语,小组商量,或者老师引导来进行学习。例如:素帐,“帐”从巾,肯定就是布帛之类,应为帐子。“素”字,学生们不能直接确定意思,那就可以让他们进行现代汉语组词,组成各种各样的有素的词语,然后进行最恰当释义的选择。朴素,素材,素服,素来,素质。。。。。。。。这些词语中,素服,衣服,白的衣服,未染色的白的衣服。然后,学生们就可以理解,素帐,即白色的未染色的帐子。所以,用这样的组词的方法,寻找最合适的注解,来疏通文意。当然,对于难度较大的词语,大多数学生确实无法理解,老师就应该进行新知识的教授。例如,通假字,项为之强的“强”,他为通假字“僵”。这样的重点字词,老师应该强调学习。同时,将课文中的难点知识,要归纳整理到一块。通假字,古今异义字,一词多义字。。。。。。接下来,学生之间进行小组的逐字逐词翻译,在整篇文章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先要让学生先熟读课文,盯准字发准音,流利,流畅,句读停顿准确。然后,在背诵的基础上,还要学会联想背诵,例如,课文第二段中,蚊帐内人和蚊子的活动。可以让学生进行表演,赋予文章故事情节性,趣味性,加强印象,降低背诵难度。同样,这样的背诵方法,可以使用在三四自然段。《童趣》这篇文章,看起来比较长,但是我们找对了方法,无论是课文的学习,还是课文的背诵,都不是问题。在汉字听写大会中,我们知道,仅仅学习课本知识,现代汉语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很多的汉字,都出现在古籍之中,因此,对于文言文的学习,对于文言知识的积累,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