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计算1.某学校的学习小组对当地的石灰石矿区进行调查,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采用的方法如下:取该石灰石样品16g,把80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测量过程所得数据见下表(已知石灰石样品中含有的二氧化硅等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请计算:(1)上表中n的数值为___________。(2)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3)求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15.向49g20%的硫酸溶液中加入2.6g不纯镁粉(杂质不与硫酸反应),充分搅拌恰好完全反应。求:(1)不纯镁粉中镁的质量分数。(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得质量分数。16.为了测定某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某同学利用该合金与稀硫酸反应,进行了三次实验,所得相关得实验数据记录如下(实验中的误差忽略不计)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所取合金的质量/g252550所用稀硫酸的质量/g120160100生成氢气的质量/g0.40.40.4(1)试计算该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2)从上表数据分析,当所取合金与所用稀硫酸的质量比为时,表明合金中的锌与稀硫酸中的硫酸完全反应。推断题:1、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由碳酸钙、硫酸钾、硝酸钠、氯化铁、氯化钡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做实验得到以下结论:(1)将此固体粉末加到水中,得到白色沉淀,上层溶液为无色。(2)该白色沉淀部分溶于稀硝酸,且有气体放出。从实验可判断出,该粉末中一定含有____,一定不含有____。2、已知A、B、C、D、E、F6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1)A+B→C+H2O(2)C+KOH→D↓(蓝色)+E(3)B+D→C+H2O(4)E+BaCl2→F↓(白色,不溶于稀硝酸)+KCl序号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剩余固体的质量/g第1次2012第2次208第3次204.8第4次20n根据上述变化关系,推断有关物质的化学式:A;B;C;D;E;F。3、现有全透明液体物质A和固体物质B,用其进行实验的步骤和产生的现象如下图所示:(1)根据上述变化可推断A、B、C、D、E、F6种物质的名称依次是:、、、、、。(2)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B:,C+KOH:.4、为了确定某不纯的硝酸钠溶液中所含杂质的成分.一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白色沉淀A的化学式为,I、Ⅱ为操作。(2)无色溶液B中加Na2CO3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经分析,原溶液中的杂质由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杂质的成分可能是(有几种填几种,如空格不够,可添加):①②③④。探究题1.某课外活动小组查网上资料得知:废弃的定影液中含有一定量的AgNO3。他们从摄影店收集到一些废弃的定影液,准备将其中的银以单质的形式全部回收。于是,他们进行了以下的实验活动:(1)【设计方案】①加入比银活泼的金属单质②除去金属混合物中的杂质(2)【小组讨论】①选择加入的金属甲同学认为:向定影液中加入过量的铜粉,则得到的金属混合物含有银和铜;乙同学认为:向定影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则得到的金属混合物含有银和铁。你认为同学的方案更合理,其原因是,该方案的化学方程式为。②除去银粉中混有的金属向金属混合物中加入的试剂是,化学方程式为(3)【进行实验】过程如下:①废弃定影液立金属混合物+溶液A②金属混合物Ag+溶液B请回答:操作a是,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溶液B中溶质的化学式为。(4)【产品验证】请你设计一种简单方法验证得到的银中是否还含有另一种金属,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发现问题】研究性学习小组中的小张同学在学习中发现:通常检验CO2用饱和石灰水,吸收CO2用浓NaOH溶液。【实验探究】在体积相同盛满CO2的两集气瓶中,分别加入等不纯的硝酸钠溶液白色沉淀A白色沉淀CaCO3无色溶液B纯净的硝酸钠溶液加适量Na2CO3溶液I操作加适量AgNO3溶液Ⅱ操作加稀硝酸不溶解体积的饱和石灰水和浓NaOH溶液。实验装置和现象如图所示。请你一起参与。【现象结论】甲装置中产生的实验现象(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解释通常用石灰水而不用NaOH溶液检验CO2的原因;乙装置中的实验现象是,吸收CO2较多的装置是。【计算验证】另一位同学小李通过计算发现,等质量的Ca(OH)2和NaOH吸收CO2的质量,Ca(OH)2大于NaOH。因此,他认为通常吸收CO2应该用饱和石灰水。【思考评价】请你对小李同学的结论进行评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