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深入文本,抓住细节刻画,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分析,理解作者对故乡的情感。细读相关段落,从字里行间找到相关语句,并对人物进行评说。1、自主阅读,圈点勾画,做批注。(4分钟)2、组内交流,整合最佳答案。(3分钟)3、小组代表发言,其他同学做好笔记。小组分工:少年闰土(1-3组)中年闰土(4-6组)年轻时的杨二嫂(7组)现在的杨二嫂(8-9组)背景辛亥革命后,封建王朝的专制政权虽然被推翻了,但代之而起的是军阀的统治。帝国主义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当时的中国,内忧外患,灾难深重。1919年底,鲁迅从北京回故乡绍兴搬家,亲眼目睹了农村的衰败、凄凉悲惨的景象以及农民贫穷困苦的生活。年轻的、具有进步思想的青年知识分子“我”希望改变这不幸的现实,创造新的幸福的生活。鲁迅在《故乡》中一共写了三个“故乡”:一个是回忆中的,一个是现实的,一个是理想中的。第一个是“过去时”的,第二个是“现在时”的,第三个是“未来时”的。——鲁迅研究学会王富仁齐读86-88段,思考:“我”对未来寄予了怎样的希望?小说题目是《故乡》,不写故乡的山川,不写故乡的风俗,重点写人,原因何在?鲁迅笔下的“三个故乡”和故乡的人是什么关系?这篇文章反映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country故乡Country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