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法交换律》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册第27----28页。【教学目标】知识技能:引导学生通过尝试解决实际问题,观察,比较发现并概括加法交换律。数学思考:在参与观察、实验、证明、综合实践等数学活动中,掌握加法交换律的推理过程,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问题解决:通过观察比较,实验证明,归纳的方法来理解加法交换律。提高观察、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情感态度: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一定的理性认识。【教学重难点】重点:灵活运用加法交换律来计算。难点:理解加法交换律。【教具准备】PPT课件【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孩子们今天好多老师和我们一起,他们有一个问题想问你们,你们想知道是什么问题吗?(生:想)他们想知道我们班上有多少小女孩?多少小男孩?谁能告诉他们?那么我们班上一共有多少个孩子?(学生列式,师板书)二、呈现事实,形成问题出示准备题:1、算一算,观察得数,说说你有什么发现?(1)27+73(3)37+5873+2758+372、(投影书上的主题图,你搜集到了什么信息?)今天李叔叔一共骑了多少米?和前面的两个例子比较你发现了什么?、3、例:一家电影院,走廊的左边是476个座位,走廊的右边有518个座位,一共有几个座位,(用两种方法计算)4、用字母a、b表示加法交换律。5、这种规律在其他运算中有吗?学生质疑,验证。在这个环节中有出现个别代表一般的给予举例纠正。三、交流环节1、2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既然和不变,每组算式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呢?(=)3、(1)口答列式:476+518518+476为什么这样列式?(2)判断:得数相同吗?(3)计算结果,得出结论:476+518=518+476在加法中,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就叫加法交换律。4、板书:加法交换律a+b=b+a5、验证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我们可以举更多的例子,符合猜想的例子越多,猜想将被认为越可靠。学生举例:如35+20=20+35等等让学生多说,汇报答案。验证加数相同,调换位置,得数也相同,符合猜想。四、巩固练习1、“练一练”,先计算出得数,再用加法交换律进行验算。问:验算方法运用什么运算定律?2、“练一练”(1)分组完成。(每组一生板演,比赛形式进行)(2)指名说出验算方法和根据。3、放录音、做游戏——“我该在什么位置”470+830=830+3+204=十256+214=+256十367=367+(1)将卡片470、3、204、214、58、58发给六个同学。(2)伴随音乐,寻找自己的位置,并贴上。(3)小结:这些算式都用等号连接,两边都有相同加数,那就意味着另一个加数也相同,我们并用了加法交换律。五、全课总结,布置任务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我们统称加法运算定律,我们是如何得出加法运算定律的?同学们可以留心生活中的一些计算,看什么地方用到加法交换律。六、板书设计加法交换律交换两个加数位置,和不变。40+56=96(千米)56+40=96(千米)56+40=40+56a+b=b+a写学生.举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