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执教教师李翠玲活动名称小松鼠吃蘑菇适宜年龄大班重点领域数学活动目标1.积极参与6的分解活动,体验探究的乐趣。2.能在活动中自主探索6的分解。3.在感知分解的基础上,体验数的守恒。重点能在活动中自主探索6的分解。难点在感知分解的基础上,体验数的守恒。活动准备小松鼠图片,蘑菇图片若干,红色、蓝色盘子若干。活动过程一、复习5的分解1.出示5的分解图,幼儿看图,游戏《我问,你答》。师:5可以分成几和几?幼:李老师,我告诉你,5可以分成1和4.……二、集体活动1.师:今天老师带来一个新朋友,大家看看他是谁?幼儿看图回答。师:下雨了,小松鼠出不去,想将6个蘑菇,分成两次来吃,应该怎么分?2.教师向幼儿介绍操作材料及任务。每位幼儿两个盘子(红色的表示第一次吃的,蓝色的表示第二次吃的)、蘑菇6个、记录单一张。3.幼儿自由操作并把结果记录下来。4.请小朋友把分的结果告诉老师。(1)幼儿自主回答。(2)老师将幼儿分的结果记录到黑板上。66666╱╲╱╲╱╲╱╲╱╲3324154251师:小朋友的办法真多,小松鼠这下就可以放心的吃了。5.那如果按第一次计划吃一个,该怎么记录呢?小朋友说老师来写。6╱╲15243342516.观察图示,你发现了什么?幼儿自主回答。教师小结:6有5种分法,交换左右位置,总数不变。三、延伸活动幼儿到区角利用更多材料进行6的分解练习。导师评语该学员学习态度积极严谨,此次已经是第二次了。在这次的活动设计中,该学员能抓住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关系,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并进行合理规划,抓住幼儿的学习特点,环节循序渐进,设计较合理。建议:在活动中,应该加入“加法”——和的概念的引入,让幼儿了解分解与组成这两部分之间数量守恒的关系“等于”。教学反思一、成功之处1.符合《纲要》的教育行为;2.达到预先设计教育目标的做法;3.教学活动的有效策略;4.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1.在课堂教学中,让幼儿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6的不同分法。2.图片利用的有效性,以及让幼儿在操作活动中产生“数学即生活”的兴趣。二、不足之处教学过程中的疏漏和失误并做到反思探索和剖析1、在教学中,急于求结果,给幼儿探索时间太短。2、对个别幼儿关注不足。三、改进措施针对不足,制定出的解决策略1、准备更多材料,让幼儿得到更好的发展。2、将材料投放到区角中,利用区域活动的开展,进行时间上的补充以及活动的延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