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育人工作经验总结我只是一名普通的教师,在踏上讲台的那一刻,就告诉自己,教书育人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神圣的责任,一份爱的倾注,一种青春和热血的奉献。十几年的班主任生涯,有一种声音越来越清晰的在我耳边环绕,它告诉我,三钱粉笔,万钧重担,作为一名班主任要用心用爱去育人,就像园丁爱护自己的花朵一样。我觉得养花真的是一门艺术,孩子如花,教育好孩子更需要懂得这门艺术。开学初,中心校打出了“校在林中,生在花中”的特色办学理念,校园内栽植了一片茂盛的“少年林”,要求每个班级至少也要有四盆花。我虽然很喜欢花,但从来没有侍弄过花草,不会养花。我买了君子兰、文竹、沙漠绿洲、吊兰各一盆,虽然够数了,但偌大个窗台还是让这几盆小花显得孤零零的。孩子们知道我要养花,也从家里带来一些花的枝杈,没有花盆,就找来方便面桶和用过的酱油桶剪成花盆,这些稚嫩的小花叉就在这里安家落户了。有秋菊、月季、洋绣球、康乃馨、仙人球等等。于是,带着完成任务的心态稀里糊涂地养起花来,尽管我对花卉盆景一无所知。刚刚学习养花,内心充满了热情。看着刚买来的盆栽青翠碧绿,赏心悦目,所以每日殷勤侍弄,但却不了解花的习性,也没有深究那些养花的技术,不分酸碱阴干,一概多浇水、多晒太阳,都放在教室南面的窗台上,统统“一刀切”。经过一段时间的侍弄,这些花有了不同的生机:那颗不被我看好,栽植在酱油桶里差点没扔掉的月季,居然从干枯的根部发出了很多小杈、小叶子,这让我欣喜万分。于是,我将它从角落里挪到离暖气较近又阳光充足的地方,开始耐心地呵护它,浇适量的水。不久发现竟有一枝新芽,绿中带着红紫色,茁壮又倔强地生长起来,每天早上来到班级看它都会发现长高了许多,不久,这花枝就“傲立花群”了,花茎顶端还孕育出鲜艳欲滴的骨朵。原来,它喜欢温暖和水分。不负众望,这盆花开出的花朵比期待中的更大更娇艳,吸引了全校的师生目光和啧啧赞叹,我想玫瑰见了它也要低头呢!再看那栽植在方便面桶中的小吊兰和那盆君子兰,我每天早上都给它们浇浇水,也分享给它们许多喝剩的凉茶,每天在窗台上享受日光浴。几天过后吊兰生机勃勃,青翠欲滴,垂下几条优雅的长辫;而君子兰则日渐憔悴,原本绿油油的叶子失去了光彩,出现了黄斑,叶片的边缘也变得发黄干枯。向人请教才知道,原来吊兰喜欢多水,而君子兰只喜欢略湿,吊兰喜欢阳光,而君子兰则喜欢阴凉,充足的水分、日光浴对吊兰是享受,对君子兰则是折磨。看!那盆文竹枝叶茂密,每日浇水,又搬到窗外晒晒太阳,修枝剪叶,倍加偏爱。这时天气愈发炎热,一个星期后,文竹顶端的枝叶开始泛黄、干燥,轻轻一碰,叶片就会纷纷落下,我很担忧。几天后,原本青翠的文竹在我的心痛惋惜中叶落枯萎。我很难过,因为我是如此尽心的照顾它。后来,我查阅资料,了解了原因,文竹虽喜暖,但不同的季节应不同对待,夏季应将花盆移到阴凉处,避免强光直射,而我由于偏爱,给了它太多的温暖和关照,让它失去了自我。此后我细心地发现:前几日被我移植到花坛里经受风吹日晒的菊花,比在花盆里强壮了许多,因为它喜欢更广阔的天地自由生长;冬季枯死的沙漠绿洲在我未及扔掉时也长出了小叶片,因为它内心坚韧正伺机新生;仙人球好像休眠了,没有枯死但也丝毫没有成长的迹象,因为没有它需要的沙质土壤但仍然顽强;丁点大的康乃馨花苗竟也长有一二百个花骨朵了,原来它喜欢温暖和湿润;四季梅要定期修剪枝条、每天转动,否则就会不堪重负枝叶横生,倒向阳光……养花看起来是一件简单的事,实则不是。有的花喜欢太阳,有的花喜好阴凉;有的花生性耐旱,有的花宜于湿润;有的花对土壤有特别的要求,有的花则不然;还有些花要常施肥,而相反的有些只浇点水,就能生存。一直以来,我只知道浇水、日晒、观赏,却从没有用心去打理,只关注它们发黄了,掉叶了,开花了,从没想过如何能让它们长得更好,现在才明白,只有了解花儿的不同生长习性,才能使它们生机盎然。孩子就是花朵,作为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方式方法何尝不是如养花一般?我们对孩子施以教育,原本是为了他们的健康成长,可是我们的教育如果不得法,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