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校体育教师的校本培训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教师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是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开展和落实教研活动是学校日常教学管理活动之一,是教师全面提高教学实践能力和理论水平的重要渠道。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给我们教师带来了许多教学观念、教学操作上的挑战。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如何解决这些挑战?除了学习相关的理论、新课程标准、纲要、听专家的报告外,开展校本培训,也是扎实进行课程改革的关键所在,通过校本培训的方式,全面提高教研质量,促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有效措施之一。它的根本目的和价值取向就是提高教育质量。教育质量应成为教育事业之基,教师生存之本,学校发展之源。体育教师的校本培训是一项长期细致的工作,它直接关系到体育教师素质的提高和教师队伍的建设,也直接影响当前素质教育的实施。农村学校体育教师,由于长期在工作第一线,工作量大,任务重,外出学习进修的机会很少,得不到有关部门的重视,造成教师学历低,业务素质较差,综合能力远远满足不了现代教育教学的需要,因此,农村学校体育教师的在职培训已成为当务之急,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培训和提高,以适应现代教育教学的需要。一、加强师德教育,提高体育教师的道德品质水准。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广大农村体育教师应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准则,一名体育教师师德的优劣程度,直接影响到该同志所负责的工作。长期以来,由于受学校条件所限及市场经济的冲击,部分体育教师不能安心工作,责任心不强,严重制约了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所以无论是哪一级的在职培训均应把师德培训放在首位.通过师德教育,不断提高体育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使每位体育教师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本职工作、热爱学生。把对学生的热爱之情倾注到实施素质教育中,树立牢固的体育专业思想和崇高的职业道德,并体现出高度的责任感。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体育事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全面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具有艰苦朴素、谦虚谨慎、勤奋工作、锐意进取、不断创新的精神,为提高学校体育教育教学工作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注重能力的培养,努力提高体育教师业务素质。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主要表现在有较好的体育基础理论和熟练的运动能力、教学能力、训练能力和教育能力以及对青少年儿童心理、生理发展规律的掌握等方面。体育教师只有具备并较好地掌握上述各项专业知识及技能,并且将这些理论知识灵活地运用到体育实践中去,不断总结提高和创新,才能更好地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纵观农村学校体育教师队伍的组成结构,不难发现:大部分农村学校体育教师专业知识老化,各种技能粗糙,教学手段陈旧,满足不了现代教育教学的要求,即使这部分教师师德高尚,敬业爱岗,也很难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有所发展和创新,事必阻碍学校整体工作的发展,急切需要参加各种形式的进修和培训,扩大知识面,达到更新观念,更新知识,更新教学方法,为更好地贯彻党的教育、体育方针,培养建设社会主义祖国有用人才,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三、树立终身学习的强烈信念,做到干到老学到老。在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知识更新的周期愈来愈短,各学科之间横向联系日趋密切.学生的求知欲也大大增强,体育教师要适应面向21世纪的中国学校体育的发展,必须通过各种培训和进修,提高自己终身学习的意识、技术、技能和学习习惯的养成,在学习和掌握了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要认真接受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以促进学校体育的建设和发展.及时了解和掌握教育信息,丰富并提高教育教学手段。如果一个人从根本上改变并树立良好的终身学习习惯,随时补充观代教育理沦、教育手段的储备量,真正做到干到老,学到老,以白己的行为去带动学生,影响学生,从而培养出更多更好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将对体育教师自身事业的发展及学校整体工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四、开展农村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