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边五中八年级语文科导学案(总第97课时)主备人张玉琴备课组审核窦玲领导审核授课人班级学生姓名组号课题:背起行囊走四方(第一课时)备注一、学习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通过活动进一步了解家乡名胜古迹及其文化蕴含,了解西部自然风光。2.通过活动感悟对联的语言妙趣和文化韵味,学会创作对联(重点)(二)过程与方法1.学习围绕一个主题查找有关资料的方法。(重点)2.培养学生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难点)(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综合性活动学习,尤其是对联的赏析和创作,让同学们更深地感受锦绣河山厚重的民族文化底蕴。二、新知导读【预习自学】1.上网查阅资料,包括风景图片和民俗风情、家乡风貌、对联知识和介绍等。2.六次练笔:“游”“在旅行中成长”“旅行计划”“做有心的旅行者”“锦上添花说对联”和自创对联。3.整理自己旅游的图片等资料。4.分组和活动任务的一些安排,将同学们分成东、西、南、北、中五个小组,安排活动的主持人等。【合作探究】第一个环节:“走”的故事1.各小组推荐代表,展示并介绍自己的旅游相册。同学们有的去了世界各地,有的去了祖国各风景点。通过对“欧洲游”“黄果树瀑布游”等地的介绍,同学们加深了形象认识。2.讲述你旅行中的故事。同学们或口头讲诉北京游中对清华、北大的印象,或借助课件讲述上海之旅、桂林之旅的印象。3.谁不说俺家乡好。在定边出生的同学用照片介绍定边文化考察的感受,表达对家乡的一片深情。第二个环节:“走”的发现1.名胜古迹对联考。展示并介绍同学亲手书写的五副对联,讲述同学们在旅游中所看到的对联,介绍昆明滇池第一长联。2.后生斗胆对对子。由同学自创上联,其他同学对下联。活动由主持人组织,分五个小组讨论、写作、发言。第三个环节:“走”的文学小品表演:背起行囊走四方。【交流展示】各景区对联展示:1.河北山海关孟姜女庙:秦皇安在哉,万里长城筑怨姜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铭贞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2.四川成都杜甫草堂:十年幕府悲秦泪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一卷唐诗补蜀风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3.成都武侯祠:成大事以小心,一生谨慎仰宗臣之遗像,万古清高心悬八阵图,初对策,再出师,共仰神明传将略目击三分鼎,东连吴,北拒魏,常怀谨慎励臣躬三、范例点睛老师介绍“走的文化”。“通过以上三个活动环节的学习,我们不难发现,衣食住行,行是最高境界。只有生活好了,我们才能到世界的任何角落;只有志在四方,才能增长我们的见闻,开阔我们的视野。无论是《岳阳楼记》《醉翁亭记》,还是《西游记》《徐霞客游记》,古人用行动证明了“走”其实就是一种文化追求,一种理想实现的过程。现代社会,无论媒体还是个人,又在行走中找寻人类精神的家园。”a.走的文化:凤凰卫视的追求。◆永远的三峡◆两极之旅◆欧洲之旅◆千禧之旅◆纵横中国◆穿越风沙线◆走近非洲b.走的文学:现代文化人的采风。余秋雨、唐师曾、周国平与他们的作品。余秋雨与《文化苦旅》《千年一叹》《行者无疆》。唐师曾与《我在美国当农民》《我钻进了金字塔》《我从战场归来》《重返巴格达》。周国平与《南极无新闻》。c.我们与“走的文学”。◆“游”◆“在旅行中成长”◆“旅行计划”◆“做有心的旅行者”◆“锦上添花说对联”四、达标检测课后拓展性学习1.以风景图片为内容写对联,也可以自己命题。2.制定并落实暑假旅游计划,在旅游中去发现最细微的美,写旅行札记。五、学(教)后反思反思一下自己,此次活动准备的是否充分。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