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五诗五首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李白杨花杨花//落尽/子规啼,落尽/子规啼,闻道闻道//龙标/过五溪。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随风/直到/夜郎西。•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3.平明:清晨。楚山:春秋时的楚国在长江中下游一带,所以称这一带为楚山。4.洛阳:今河南洛阳,是辛渐所去的地方。5.冰心:比喻心的纯洁。玉壶:冰在玉壶之中,进一步比喻人的清廉正直。1.芙蓉楼:润州(今江苏镇江)的城楼。辛渐:作者的一位朋友。2.寒雨连江:润州在长江边。这句是说,夜里长江上下了寒雨。吴:春秋时的吴国在长江下游一带,所以称这一带为吴。•杨花杨花//落尽/子规啼,落尽/子规啼,•在柳絮落光杜鹃啼叫的季节在柳絮落光杜鹃啼叫的季节•闻道闻道//龙标/过五溪。龙标/过五溪。我听说你被贬到龙标县,要经过雄我听说你被贬到龙标县,要经过雄溪辰溪等五溪溪辰溪等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我寄/愁心/与明月,•我把我的思念托付给明月我把我的思念托付给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随风/直到/夜郎西。•随风一直到夜郎以西那遥远的西随风一直到夜郎以西那遥远的西南边地南边地寄心,让李白与明月融为一体,明月已成了李白的化身,形影相随送朋友,通过想象,使明月人格化,具有了人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和同情之情,对当时官僚制度的厌恶•听说王昌龄被贬龙标在遥远的地方写下了这首诗飞来峰飞来峰王安石王安石登登作者简介:王安石,字介甫,晚号半山。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临川先生文集》。宋神宗时,他致力于政治改革,表现了他勇于革新,不畏众议的精神。书湖阴先生壁王安石茅草长扫静无尘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温故而知新飞来峰,即浙江绍兴城外的宝林山,唐宋时其上有应天塔,俗称塔山,古代传说此山自琅琊县城东武县(现在山东诸城)飞来,故名。飞来峰上/千寻塔,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只缘身在/最高层。•飞来峰上/千寻塔,飞来峰上/千寻塔,飞来峰上的应天塔很高很高飞来峰上的应天塔很高很高•闻说鸡鸣/见日升。闻说鸡鸣/见日升。听说在上面可以听到天鸡报晓,看见听说在上面可以听到天鸡报晓,看见太阳初升景色太阳初升景色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释义:不怕被漂浮的云彩遮挡住远望的双眼,只是因为自己处在(山)的最高处。哲理:观察事物,解决问题,要站得高,看得远,否则会被眼前的小事所羁绊。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破山在今江苏常熟,寺指兴福寺,是南齐时郴州刺史倪德光施舍宅园改建的,到唐代已属古寺。诗人清晨登破山,入兴福寺,见旭日初升,光照山林,又穿过寺中竹丛小路,走到幽深的后院,发现唱经礼佛的禅房就在后院花丛树林深处。面对这幽美的圣境,作者慨然命笔,写出了这寄托自己遁世情怀诗篇。常建(708-765?),唐代诗人,籍贯、字号不详。开元十五年与王昌龄同榜进士,只做过盱眙尉的小官。诗以写山水田园为主,选语精妙,境界超远。《唐才子传》说为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十五年(727)进士。天宝中为盱眙尉。后隐居鄂渚的西山。一生沉沦失意,耿介自守,交游无显贵。与王昌龄有文字相酬。其诗意境清迥,语言洗炼自然,艺术上有独特造诣。现存诗57首,题材较窄,绝大部分是描写田园风光、山林逸趣的。名作如《题破山寺后禅院》、《吊王将军墓》,尤其前首“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一联,广为古今传诵。他还有一些优秀的边塞诗。今存《常建诗集》3卷和《常建集》2卷。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早上的太阳僧人的房舍各种声音。籁,从孔穴里发出的声音,泛指声音都古代用玉,使或金属制成的曲尺形的打击乐器指人的尘世之心首联“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落笔勾勒出清晨时分后禅房四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