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是什么》教学设计田东县作登瑶族乡平略小学陆波课题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10课《幸福是什么》执教老师田东县作登瑶族乡平略小学陆波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清故事的脉络,读懂故事的内容,理解幸福的含义。联系生活实际,发挥想象,提高合作探究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了解故事内容,懂得幸福是什么,通过具体可感的形象指引学生的认识和行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现身边的幸福,感受到自己给别人或者别人给自己带来的幸福,并懂得珍惜幸福。重点难点重点了解三个牧童对幸福各有怎样的体会,从而懂得真正的幸福是什么。突破方法抓重点词句、段落品读理解。难点幸福是什么。突破方法紧扣文中三个青年的所为以及他们给人们带来的好处,引导学生体会、感悟教法与学法师:组织、引导学生交流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准备课时安排课件一课时教学步骤师生互动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1、带领学生齐唱《幸福拍手歌》,在热烈的气氛中提问:幸福到底是什么呢?(学生说出自己对幸福的理解)2、揭题,导入:对于幸福,大家都有着各自的理解,你们所说的幸福是否与今天所学课文里的主人公一样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童话故事中去找答案吧。(板书课题:10、幸福是什么)由歌曲导入,把音乐带进课堂,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幸福的氛围。1.运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法自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1二、自读自悟、读懂故事。2、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3、三个孩子是怎样寻找和认识幸福的?在文中用笔画出来。4、复述童话故事。引导学生感知课文内容,并学会用简练的语言来概括,以便对课文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三、合作交流,品读体验。1、请学生自读16~26小节,指导:充分朗读对话,想想三位青年体会到幸福是什么了吗?默读十年后三个牧童相聚时的对话并用直线划一划。交流回答:⑴、第一个青年对幸福的理解是什么?学做医生,为人治病。想象:医生为人治病,想象一下他给病人治好病后,他会说些什么,病人又会说些什么呢?再次齐读“弄明白了……”⑵、第二个、第三个青年对幸福的理解又是怎么样的呢?第二个青年对幸福的理解是:勤恳工作,对人有用。第三个青年对幸福的理解是:耕地种麦,养活多人。⑶、齐读三青年的对话。2、这是三个青年对幸福的理解,此时此刻出现了谁?(智慧的女儿)她说了些什么?用波浪线划一划。男生齐读,女生齐读,全体齐读。——幸福要靠劳动,要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遵循阅读教学的原则,放手让学生多读,多品,在读中获取问题的答案,从而体会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四、拓展延伸、实践作业。今天我们跟三个牧童一起去寻找和认识幸福,懂得了幸福的真正含义,不过,不同的人对幸福有不同的理解。对农民来说,幸福是硕果累累的收获;对母亲来说,幸福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欣2慰;对老师来说,幸福就是桃李满天下的自豪;孩子们,你们眼中的幸福又是什么呢?1、出示有关幸福的名人名言。2、结合生活实际,展示一组围绕在我们身边的幸福的图片。3、朗诵幸福小诗,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一写自己对幸福的理解。幸福是帮妈妈做完家务时的满足;幸福是考满分时的兴奋;幸福是扶起摔倒的同学时脸上的微笑;幸福是帮助同学时的快乐;幸福是同伴之间的一声声问候;幸福是__________。学以致用,进行趁热打铁的训练,有利于综合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五、全课总结,深化主题。只要用心付出,用心体验,你就会发现幸福无处不在,幸福就在我们的身边,让我们随着歌曲《我们多么幸福》一起去耕耘幸福,品味幸福、传播幸福吧!精彩的课堂总结可以把一节课诸多的教学内容系统概括、深化,便于学生记忆。板书设计10.幸福是什么劳动,尽义务,做益事。教后反思这篇课文是按照故事发展的顺序记叙的。故事情节奇异,充满了幻想。教学时,我以“讨论幸福是什么”为线索组织学生学习,首先放手让孩子们自读课文,在学生充分自读的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读后的体会。交流时,我重点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谈谈对幸福含义的理解,注意扩展,联系生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