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培训木兰县教师进修学校付桂艳二0一四年九月五日《实验课标》实施十年来取得的成就:•《课程标准(实验版)》实施的10年是英语教育教学改革大幅度推进的10年。10年的改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新课程对英语教育教学理念产生了巨大影响。主要变化体现在:•教师角色、教学观念、教学方式、课堂教学资源和媒体利用、在教材和评价等多方面;教学质量的提升;很多新的教育理念已深入人心。•当然也出现了一些困惑和需要澄清的问题。•课标的修订主要是在肯定成绩、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发现和分析问题,力求通过修订,进一步满足课程发展的需要,解决在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推动课程改革向纵深持续发展。•为落实《规划纲要》(纲领性文件)中提出的教育目标。•《规划纲要》提出:教育要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规划纲要》还指出“努力缩小区域差距。”“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给学生留有了解社会、深入思考、动手实践、健身娱乐的时间。”《英语课标》修订的主要目的:一、课程标准修订的原则是什么?•1、坚持改革开放,适应发展需要。•2、突出课程价值,强调能力培养。•3、适当调整要求,促进均衡发展。•4、加强教学指导,增加实际案例。修订后的英语课程标准对教师提出了哪些新要求和新挑战?•第一个挑战:要求教师进一步转变观念,深刻认识英语课程的价值,深入理解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课程性质。同时,挑战还来自于课程理念与多年形成的教学常规与行为的冲突。•第二个挑战:教师自身的学科专业素质。•第三个挑战是:对教师自身的教学实践能力和教学反思能力的要求。•第四个挑战是: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教师所面临的一些现实困难和问题。•公式:教学质量=〔学生(1分)+教材(2分)+教法(3分)+环境(4分)〕×教师wherewhathow二、此次课程标准修订有哪些新突破?突破一:强调外语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突破二:英语课程开设要注重教育公平。突破三:进一步为学生减负。突破四:增加案例,增加课程标准的可操作性。突破五:关于“任务型教学法”。整体内容变化•一、前言部分•突出外语教育不再是精英教育,而是大众教育,国民素质教育,是国家开放的需要,是对外交流的需要,并强调外语教育在我国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等方面的意义和作用。•二、课程性质•将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的性质界定为“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整体内容变化•三、基本理念•基本理念部分描述的更加清晰、明确、有条理。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充分体现出学科特点,实验版课标的理念适合于任何学科,而修订后的课程理念具有学科特点,每一条理念都含有“语言”或“英语”的字样,而且再次强调英语教育的工具性与人文性以及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特点。整体内容变化•四、课程设计思路•充分考虑语言学习的规律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发展需求,综合考虑了中国国情和地域差别,设计了英语课程的总体思路,建立一个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系统而持续渐进的英语课程体系。英语课程设计整体内容变化•五、课程目标•本次修订将课程目标按照总目标与分目标进行表述。保留从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描述英语课程目标。•总目标将原课程性质部分的“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移至课程总目标部分,修改描述为: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五个方面相辅相成。整体内容变化•分目标本次修订对分目标中一至五级分级整体目标描述做了仔细的文字修改,使之更为准确,以体现级别间的差异和进阶关系。•六、分级标准•此次修订对各级别总体目标要求保持不变,只在具体要求上做了适当调整。具体调整如下:•1、语言技能•(听、说、读、写)的要求上进行调整,有的适当升、降难度,有的修改文字以更好地体现表述的准确性。整体内容变化•如:一级语言技能的“听做”要求中,将让学生“根据指令做手工”的要求改为:“做动作”,因为各地教学资源和条件不同,要求学生“根据指令做手工”不具有可操作性。(降)•将二级目标中“写”的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