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如何读懂诗歌VIP免费

如何读懂诗歌_第1页
1/30
如何读懂诗歌_第2页
2/30
如何读懂诗歌_第3页
3/30
——如何读懂古典诗词考试答题中常见的问题1、联想不丰,意象不明,主题不清。2、积淀不够,语句不解,手法不懂。3、不知要点,答非所问,语言不准。“读懂”的要求与方法三项要求1、理解意象(特定含义、情感关键词)2、理解意境(把文字还原为画面)3、理解主题(特别关注末两句)八个方法1、关注题目(包含了时间、地点、题材、情感等)2、关注首尾句(联)(首句:点题目;尾句:显主旨)3、关注表情、表意关键词4、关注意象5、关注文题间的注释6、关注题干提供的信息7、关注熟悉的作者的概况(经历、思想、风格)8、关注常用典故的特定含义阅读技巧1、关注题目题目的内涵往往丰富,它可包含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情感、题材类型等诸多重要信息。2、关注首尾句(联)首句(联)经常开篇扣题、奠定情感基调,而尾句(联)则经常会隐含或点化主题。3、关注表情、表意的关键词古诗词最擅长写景中之情和情中之景。情藏之于景因而含蓄,但作者经常有意无意地将景的一角撩起,让情显出山形水貌。古诗词最讲究的是炼字,“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是炼字的最高境界,而“奇、险、新、色”皆因诗文炼出了情、炼出了意,字淡而味浓、文浅而情深。4、关注意象意象即寄情藏意的物象。在经年累月的磨合之后,意与象的关系早已约定俗成。如冰雪喻忠贞高洁,杨柳寓离愁别绪,流水喻绵绵愁思,琴瑟寓切切情意……当然,诗人用意象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如子规的常意为孤寂哀愁,而在“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王令《送春》)中,子规却是一个对美好事物留恋、热爱和执著不懈地追求的形象。5、关注文题间的注释注释有对写作背景的必要交代,有对典故逸事的阐述,有对难于理解或易于误解的词语的解释,在理解时能起拨云见月的作用。6、关注题干提供的信息题干多是直截了当地提出具体的问题,但有时也会在提问之前有所提示。这些提示既是对诗文的注释,也是对答题的导向。7、关注常用典故的特定含义为了融千情万绪于片言之中,为了纳沧海桑田于方寸之内,诗词往往用典。但若不知典故的来龙去脉,我们实难报以会心的一笑,更遑论拍案惊奇了。8、关注熟悉的作家的概况时代在变迁,思想在传承,大凡杰出的诗人,其诗心总与时代之脉一起博动。因而要读懂作为思想载体的诗文,就必须能勾勒出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生命轨迹及其思想流变,了解其为何喜极而泣又因何痛彻心肺,才能更真切地感受其诗风诗意、诗情诗魂。教材所选的篇目都是历代大诗人的代表作,以此为窗可以洞悉诗人沉浮悲喜的人生,感悟其诗词中的徬惶与呐喊。9、关注常见题材的常见主题古诗词中,常见的题材有常见的主题。如闺怨诗多写闺中少妇与丈夫的分离之痛、相思之苦以及对命运无常的怨叹。诗如唐朝李端的《闺情》:“月落星稀天欲明,孤灯未灭梦难成。披衣更向门前望,不忿朝来鹊喜声。”无限的痴恋,殷殷的期盼,陡转的喜悲让人深寄同情。了解古代诗歌的常见主题●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如杜牧《过华清宫绝句》反映离乱的痛苦如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同情人民的疾苦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卖炭翁》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如《宫中词》:寂寞花时闭院门,美人相并立琼轩。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杜牧《泊秦淮》●建功报国建功立业的渴望如曹操《短歌行》、陆游《书愤》保家卫国的决心如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报国无门的悲伤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山河沦丧的痛苦如陆游《示儿》、文天祥《过零丁洋》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如苏轼《水调歌头·赤壁怀古》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如常建《塞下曲》:玉帛朝回望帝乡,乌孙归去不称王。天涯尽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如李商隐《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如何读懂诗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