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经管局一事一议奖补工作调研报告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促进创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举措,是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为更好地推进我县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我们深入到村对农村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分析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的对策与建议。一、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成效显著我县所辖43个乡镇659个村,现有农业人口78万人,耕地面积57万亩,属边沿山区的农业大县,财政穷县。2010年在190个村进行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涉及工程项目190个,共计投入资金3576万元,其中村民自筹资金267万元,村集体投入资金119万元,社会捐赠赞助资金733万元,整合其它资金1607万元,财政奖补850万元,共20.1万人受益。通过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共新修村内沙石路面及水泥硬化路面220千米,修建村内水渠54千米,维修山塘水库12个,其他小型水利设施29个,建立公共环卫设施5个,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了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一)加强了农村民主管理。在实施村级公益事业建设过程中,按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的基本原则,通过村民选举理财小组,按照“一公开、两公示”及时公布项目申报情况、群众筹资情况及建成项目的资金使用情况,村务和资金使用透明度增强。在参与项目建设过程中,村民当家作主的意识增强了,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得到有效保障。广大干部群众在参与公益事业建设过程中看到了成效,得到了实惠,思想观念发生了根本变化,从以前的要我干到现在的我要干,争着干,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二)构建了“政府资助、农民参与、社会支持”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投入新机制,填补了村级公益事业资金缺位的空第1页共5页白。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坚持民主决策,筹补结合,以村民民主决策、自愿出资出劳为基础,实行政府投入与农民出资出劳的有机结合,构建了“政府资助、农民参与、社会支持”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投入新机制。一事一议奖补项目覆盖了目前财政支农资金没有涉及和欠缺投入的村内道路、斗渠、桥涵、公共厕所、垃圾池、路灯、空闲地改造绿化等公益事业项目,突出了公益性,填补了各级政府对村级小型公益设施投入的空白。(三)密切了农村干群关系。一事一议的过程,就是各级领导班子服务群众、为民谋利的过程,也是村民参与村政、了解干部的过程。干部从中树立了威信,村民从中当家做了主人,拉近了村组干部与群众的距离。广大干部尤其是农村基层干部带头示范,以身作则,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党在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显著增强,基层党员的干部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明显提高。在处理农村具体问题过程中,基层干部的工作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四)促进了农村民主政治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建什么、怎样建,均由农民民主决策,按民主程序办事,村民自己的事大家议、大家定、大家建、大家管,使村民逐步养成了参与民主议事的习惯,提高了民主意识,更加珍惜自身的民主权利,把农村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自我服务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许多地方出现了村民自发组织起来议项目、自觉建立完善村规民约管护养护村内公益设施、党员干部和群众积极参与村内公共事务管理的新气象,形成了“人人议建设、户户参建设、村村比建设”的可喜局面,把农村政治文明、乡风文明建设推上了新的台阶。(五)夯实了农村基础设施,有效推进了新农村的建设。对村容村貌的整治起到了积极作用,解决了农村脏、乱的现象,改善了广大农村的交通出行条件,解决了人背马驮、晴通雨阻的状况,让广大农村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的实施,在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筹资筹劳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面临不少困第2页共5页难和问题,具体表现在:(一)开会难集中,意见难统一。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