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一、教材简析•《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一课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五组课文。该组教材围绕自然现象、自然景观来编排的,内容十分丰富。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既可以汲取自然科学知识的琼浆,开阔视野,又可以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本篇课文是一首以自然科学为题材的儿童诗歌,向孩子们介绍了大自然中很多细微的、能帮助人们识别方向的自然现象。这首诗歌易读易懂大多数孩子都喜欢学,所以这节课的设计要能引起孩子们对大自然的兴趣,并使他们懂得,大自然中的很多现象只有细心的孩子才能观察到。本课教学我试将理解课文内容的机会交给学生,用他们对知识的探索代替教师的讲解分析,让他们在疑惑中阅读课文、寻找答案,在阅读中了解自然现象,在寻找中感受自然科学带来的乐趣。(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习课文知道文中天然的指南针具体指的是什么,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能力目标:发展学生的观察生活、辨别方向的能力,培养口语交际的能力.•情感目标: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大自然的神奇,喜爱大自然.(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难点:运用多种方式让学生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教学重点:留心周围的事物,发现科学知识,做生活的有心人.二、教法、学法•说教法:•本课的教法我力争采用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点拨为辅的教法,借助多媒体手段,创设情景,多方位、多视角地让学生去认知、去朗读,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和知识点,积累语言,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拓宽视野。•说学法: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学习的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因此,我设计的学法是读中悟,以朗读为突破口,这体现了课标的要求。教学生图文结合,学习语文与认识事物相结合,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故事导入.(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三)细读品味,感受领悟.(四)整体回顾,游戏巩固.(五)拓展延伸,布置作业.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根据二年级小学生活泼好动,直观思维占优势的特点,我出示一幅野外的风景图片,上面只有孤零零的一个小朋友,然后问学生:“这是一张怎样的脸?”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学习词语“慌张”并做到理解。同时通过故事情节过渡,适时板书“天然的指南针”,告诉生是“天然的指南针”帮助男孩走出森林,引起学生对“天然的指南针指什么?”这一个可以概括全文内容的主导性问题的思考,接着顺势导入课文。2、自学生字1.学生自学生字。2.教师检查自学情况。(1)检查生字学习情况:针、忠、盏、稠。强调“盏”字的读音。(2)指名说说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3)给生字扩词。完成课后练习“读读写写”。3、展示朗读。(1)小组内读课文,想读哪小节就读哪小节。(2)推荐小组组员,展示朗读,并说说推荐原因。(3)全班交流。(正音)拓展延伸大自然是奇妙的,它不仅为你提供生存所必须的资料,也还能帮你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总结课文中辨别方向的方法,然后查找资料,了解大自然中还有哪些天然的指南针。作业布置1、将今天所学的知识告诉你最喜欢的人。2、课外找找,看还有什么辨别方向的方法。四.板书设计北斗星太阳积雪大树······观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