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学设计案例(3)作者:佚名文章来源:不详点击数:127更新时间:2006-6-15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学设计案例(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35中学秋实分校吴建利一、教学设计思路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应提供给学生最基本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应结合学生实际经验和生活素材设计学习专题,使学生形成持续的化学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科学态度和价值观,将科学探究作为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突破口,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在丰富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应强化评价的诊断、激励与发展功能,着眼于未来发展需要,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良好的发展。学生的学习已被赋予了全新的内涵。倡导以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意识和创新意识不断地得到发展,真正实现“教学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在“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的教学设计中,我注重设计的不在是教师的教,而是设计让学生如何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自主的学习、学会学习。设计中主要尝试做到以下几点:1、在现代信息技术和探究实验的支持下,实现学生学习方式从被动接受性的学习方式向研究性自主学习方式的转变。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二氧化碳制取的化学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实践制取二氧化碳三部分内容,设计教学时采用启发质疑──实验探索──总结实践三个环节进行。做到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现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主体发展教育。学习中创造机会让学生学会与人交往、与人合作、与人交流,学会分享他人的观点,学会如何让人接受自己的观点、看法,并赢得对方的支持,使学生的合作意识得到培养。2、改变评价方式、内容。教学中教师利用各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多元化的评价,注意从终结性评价向形成性评价转变,强调评价的多元价值取向,既注重认知,也注重情感体验,强调评价的激励、发展作用。同时鼓励学生主动地、客观地评价自己、他人的表现,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进步程度。3、教师角色的定位。教学中教师更多地是作为学生学习活动中的指导者、参与者、合作者、服务者,与学生之间是一种平等协作的关系,而不在是高高在上的教导者、监督者。在以上理念的指导下,做到有效地提高、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为学生以后学习和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奠定基础。二、教案课题授课人吴建利学校哈尔滨市35中学秋实分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说出在实验室里制取气体的方法和设计思路;能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原理,能说出实验装置的一起名称及操作要点;初步学习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操作。2、通过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的研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不断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意识、探索意识。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室里制取气体的方法和设计思路,探索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原理和实验装置,让学生初步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提出假设,实验探究,获得结论)和方法,体验化学实验的方法的科学性;能进行初步的科学探究活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问题的讨论,培养学生求实、创新、合作的科学品质。2、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体验探究成功乐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形成持续不断的学习化学的兴趣。教学重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和制取方法的学习。教学难点从实验室制取氢气的设计思路和方法出发,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仪器药品仪器:注射器、锥形瓶、平底烧瓶、烧杯、试管、集气瓶、长颈漏斗、双孔(单孔)带直导管(弯导管)的导管、水槽、酒精灯、铁架台。药品:大理石、石灰石、稀盐酸、稀硫酸、澄清的石灰水、木炭、碱式碳酸铜、氧化铜。【新课导入】设计了图声并茂的“地球与空气的对话”。适时发问:你们知道“温室效应”是由什么气体过多引起的?哪些因素可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呢?这节课就来探究一下。从而引出课题。【问题讨论】在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