蒿坪镇中心小学营造书香校园实施方案一、营造读书氛围阅读需要氛围,这氛围需要营造。为了积极推动学生的课外阅读,学校准备首先从营造浓郁的校园阅读文化氛围做起:1、校园挂条幅,在校园内的走廊、宣传橱窗等阵地张贴宣传标语、宣传画、名人名言等,营造出一种浓郁的读书氛围,让学生明白读书的益处。例如;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营造文化氛围,创建“书香校园”等。2、各班在10月中旬以“沐浴书香,快乐成长”为主题上一节主题班会课。营造班级阅读氛围。3、各班设计一个班级“图书角”,由班级定期张贴“好书推荐”“阅读卡”“好书大家读”“读书感悟”“读书心语”等栏目,由同学们自己介绍自己看过的新书、好书,交流展示自己在读书活动中的心得体会,在班级中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4、加强学校图书馆、阅览室建设,全天向学生开放。5、一天三读a、晨诵:每天早自习20分钟,为学生的诵读时间;每天上午第一节语文课前3-5分钟大声诵古诗词。b、午读:每天中午预备铃响之前15分钟为全体学生阅读时间,自由选择班级图书角的图书进行阅读。c、暮省:每天下午放学前10分钟,全班师生或同桌同学交流一天的阅读收获,布置每晚家庭阅读作业。5、完善和研发诵读和阅读内容。由教研组长牵头,完善学校已有的必背、选背古诗文内容、及必看、选看书目。为每一个儿童寻找到此时此刻最适当的阅读书籍、诵读内容,在10月份发至各班级人手一份。6、进一步完善考评机制。校长、教导主任处要加强巡查,要认真做好读书活动的检查与评比工作,通过考核进一步推动“书香校园”活动的开展。每天要对“晨诵”、“午读”、“暮省”和“阅读课”情况进行认真检查并做好记录。要不断完善“书香校园”活动的各项考评机制,切实做好“书香教师”、“书香班级”、“书香学生”的申报、评比和表彰工作。凡获得“书香教师”、“书香班级”、“书香学生”荣誉称号的要及时予以表彰。7、班级每两周开展一次“阅读推进课”,放在班会时间。学校每月选择一个班级或年段承办一次读书推进会,展示学生读书的过程和成绩,引领全校读书活动的深入。学校在11月份开展全校性的阅读成果展示会。(各班做成展板在阅读节闭幕式上展示)8、一年级召开“亲子阅读推广会”的家长会,发放相关的告家长书,提倡制定“家庭亲子阅读计划“和摘录阅读笔记,以便评选“书香班级”。9、在大课间或放学的时间播放谷建芬的“新学堂儿歌”,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吟唱古诗词。(二)、开展“沐浴书香,快乐成长”阅读节活动1、学生读书活动(1)开展一次读书主题班会。在班会课上,举行“沐浴书香,快乐成长”的读书活动启动仪式,号召全体同学积极地投身到读书节活动中。(2)4-6年级每一位学生要在语文老师的具体指导下制订科学的阅读计划。(3)3-6年级每位学生有专一的读书笔记。语文教师要负责学生阅读书目的健康。在阅读课上,教师要教会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并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学生每周至少写一篇,语文老师每周检查一次,期末进行班级读书笔记展评活动。(4)开展课前3—5分钟“背名篇、说名著活动”。(介绍内容、讲情节、讲心得等均可),语文教师可根据本科内容,灵活安排,推广此活动。(5)学校定期组织学生开展有关的读书实践活动。如:中华古诗文吟诵比赛,课本剧表演比赛,“好书伴我成长”班级读书会展示,班级读书小报评比,“我的读书名言”征集活动。该项工作由各年级的语文老师有创造性地开展。2、教师读书活动教师的学习应秉承“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原则,在全面学习、提高整体文化素养的基础上,重点学习名著,通过学习教育经典理论,使自己登高望远,高屋建瓴,指导与反思自己的教育实践,激发教师的思维能力和对教育问题的批评性思考,努力转变思想观念、思维模式,进行教育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