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科要重合作,拓视野,促发展关于《初中地理学科高效课堂环节的设计与实施策略的研究》课题研究的几感悟一、回顾课题研究收获颇多我参与阿城区地理学科关于《地理学科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已经进入总结阶段了,回想起研究课题的每一个阶段,收获太多了,课题研究强化了我的基本功,提高了我的教学能力,尤其在课堂教学发挥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方面收获颇丰。二、课题研究让我学会合作交流,真正明白团队的力量科研团队是教师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教师教育教学和科研能力的具体体现,它对教育改革具有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团队精神的实质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我所在的课题小组借助于地理名师工作室的平台,用更新的理念用于课题研究,集群体之优势,形成合力、聚为焦点,不必面面俱到,也许在解决教育的某些问题上或某个问题的某个方面,更能获得突破,但在团队之中,仍然要尊重每个人方法和策略,能形成合作向上、积极进取精神是团队精神。例如我们科研团队中的刘亚彬老师,他年轻学习渊博,虽然是初中地理教师但他的高中地理掌握的游刃有余,他就发挥其强项,为地理教师进行集体培训,课余时间教师在网上交流,高中地理时区,日界线,地方时,太阳高度角的计算,这些比较难以理解的知识,通过相互交流,我们地理团队的业务水平不断提高,业务能力有促进科研水平的提高,团结和谐团队为高效课堂的开展创造有利条件。在课堂上注重学生的团队合作,为高效课堂的实施奠定基础。小组合作必须课前、课中、课后首先分工明确,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成绩、能力以及性别等方面的特点,将全班学生划分为12学习小组。分组时,要求组内成员好、中、差学生的适当搭配,使小组间基本达到平衡状态。这样做可以让一些学习成绩好、工作能力强的学生起示范带头作用,以便潜移默化地感染和影响组内其他成员,达到共同提高、共同进步。编排小组长每周换,并且组内角色互换,让小组中每个成员承担与其兴趣、能力相当的一部分任务,这样可以使个人的优势最大化,并获得小组总体效果。例如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一节位置和范围我就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设计自学案小组合作五个小活动活动一:比比你们的读图能力亚洲位于哪里?活动二:小组大比拼拼图比赛活动三:考考你的想象力亚洲、北美洲的形状像什么?活动四:读图比赛北美洲位置和范围活动五:考考你们的观察力比较亚洲和北美洲位置和范围的差异?由小组长带领分工合作,有准备图板的,有查资料的,有记录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任务,每个小组都很忙碌,每个小组成员都很平等和谐,应为他们的职务每周都要互换,这种小组建立机制。有利于小组内的学生形成共同的学习目标,使学生在完成相关学习任务的同时,认识到他们不仅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而且要为所在小组的其他同伴的学习负责,他们之间的关系是荣辱与共、休戚相关的。极大提高了课堂效率。三、科研课题研究让我的视野更加开阔科研课题不但拓宽了教师的视野,更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地理学科在实施高效课堂研究过程注重开展教师实地活动考察为了更深入把高效课堂落实到实出,真正让教师感受到地理课堂是面向社会,2014年4月10日,哈市初中地理教研员、阿城区初中地理学科名师工作室顾问王艺文老师组织全市初中地理教师到哈尔滨市规划展览馆参观学习,阿城区初中地理学科名师工作室成员、梯队成员、部分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教师感知城市溯源、老城风韵、历史建筑、名城保护规划、路桥史话、总体规划、总规物理沙盘、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城市风情画卷、生态哈尔滨、地铁专项规划、新型城镇化、冰雪文化、测绘地理信息、数字沙盘等内容,参观教师深感展览馆是哈尔滨城市规划的研究馆、城市形象的展示馆、城市历史的博物馆。通过这次活动,开阔我们教师的视野,了解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和地理未来发展的规划,更有有助于教师日后讲授“乡土地理”这部分教学内容,对地理学科的教学有着深远的影响。让我们高效课堂超越把课堂当社会,真正让教师在教学中做到把社会当作课堂,构健开放性的地理课堂。教师视野的开放带动学生视野的开放,高效课堂模式——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模式的实施以来,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