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文学作品与图画书的选择和利用王淼新疆乌市红旗幼儿园童年的阅读往往为一个人的生前打上底色,幼儿文学对于低幼儿童来说,无疑是其生命发端最重要的引导者。孩子们倘佯其间,沉浸在无数纯洁欢乐、善良美丽、奇妙灵逸的世界中。通过最初的阅读与欣赏,人生的大门缓缓向他们开启。一、幼儿文学的概念幼儿文学是指为0一6岁的学龄前儿童服务的文学,它的主要接受对象是3—6岁的幼儿,它是为适应这一阶段儿童的文学接受特点而创作或改编的文学。由于幼儿处于人的初始阶段,蕴涵着人之初生命那种天真活泼的人性特征,因此也有人称它为“人之初文学”。二、幼儿文学的特征1、思想内容生动具体幼儿认识事物注重事物的表面,多从外部现象上把握事物的特征,所以幼儿文学常常是通过强化对具体形象和现象的描绘来帮助他们认识事物的特点和一些简单的道理。例如:《小蝌蚪找妈妈》《萝卜回来了》2、艺术构思充满幻想幼儿具有丰富的想象力,两岁左右的孩子就可以依靠自己的想象(假想的情节和物体)进行活动了。3、故事情节体现游戏精神幼儿喜欢游戏,不仅在行动上离不开游戏,而且他们的思维也充满了游戏精神。因此幼儿文学也常常具有鲜明的游戏化倾向,使作品充满强烈的娱乐性和趣味性。例如:郑春华的《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4、表达方式轻松活泼幼儿文学的表达方式必须生动有趣,语言鲜活而有变化,以此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幼儿喜欢艳丽纷繁的色彩,喜欢轻松明快的韵律。幼儿文学是通过教师讲述或借助图文来表达内容的,所以幼儿文学选用亲切自然的口语并讲究声音和色彩的表现。三、幼儿文学作品的审美特征1、音乐美幼儿文学作品的音乐美主要是指在叠音、押韵、顶真、反复等修辞手段的共同作用下体现的。“韵律和节奏在幼儿文学中,与语义一样重要,韵律不只是押韵,也存在于语句的内蕴,它和节奏是构成语言音乐性的两个不可分割、互相辉映的要句。”《小松鼠》小松鼠,你背上这三条竖纹,黑黑的,长长的,是你妈妈给你画上的吧?小松鼠,你这条大尾巴,蓬松的,轻盈的,是你妈妈给你跳远的吧?小松鼠,你这双小眼睛,黑闪的,机敏的,是你妈妈给你寻找松果的吧?……………………2、形象美幼儿的审美心理对于感性形象有着极强的依赖性.他们总是通达自己生活中熟悉的形象来认识文学作品中创造的艺术形象。可以说,形象思维是幼儿思维的最主要方式。…如儿歌《秋》:高梁熟了昂着头,/稻子熟了低着头,/玉米熟了歪着头,/芦花白了摇着头。一阵秋风吹来了,/树上苹果露着头。/娃娃唱起丰收歌,/拍着手儿点着头。3、情感美灵性幼儿有一种“泛灵观念”,他们常常以“自我”为中心,把主观情感和客观认识合而为一。童趣:童趣是体现童心的外化形式。童真:“灵性”和“童趣”是幼儿文学情感美的外在表现形式,其内核是童真。童真是情感关的根本特征。童真是儿童最真实的天性和率真品质,是最自然、最真切的感情流露。4、建筑美为了强化效果,便于诵读,幼儿文学的语言必须具备建筑美的特征.要力求形象生动、简洁明快、音调和谐、节奏鲜明。其建筑美主要是指通过排比、对仗、反复等辞格的运用,在词语和句子的组织、调配过程中,使共具有整齐连贯、回环往复的美。例如:任溶溶的《我给小鸡起名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妈妈买了七只鸡。我给小鸡起名字:小一、小二、小三、小四、小五、小六、小七。小鸡一下都走散,一只东来一只西。于是再也认不出:谁是小七、小六、小五、小四、小三、小二、小一。5、色彩美。幼儿对色彩有着独特的敏感性。因为色彩最能通过生理和心理的因素,触动人们的情绪,因此,色彩被画家称为“感情的语言”。《咏鹅》之所以深受广大幼儿喜爱,生动的色彩表现力无疑是重要原因之一。——呈现了一幅色彩鲜明、形象生动的“白鹅戏水图”。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用三个摹声词“鹅”逼真地摹写了白鹅的欢叫声,生动地点染了春江水暖的环境和气氛;接着用“歌”、“浮”、“拨”三个连贯性的动词,既把蓝天、白鹅、碧水连结成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景图,又形象地展示出白鹅自由自在游来游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