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为什么不反过来试试教学目标:1、辅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受到思想启发。2、通过教学培养和增进学生的自渎自学课文的能力。3、学习本课会认的6个生字,理解它们在词语中的意思。教学重点:1、学习本课会认的6个生字。2、理解它们在词语中的意思通过教学培养和增进学生的自渎自学课文的能力。教学难点:体会“为什么不反过来试试”这句话。教学准备:演示文稿(图片)教法学法;激趣引入,自读感悟,讨论交流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激趣引入1、板书课题2、引导学生读课文,了解文章意思。鼓励学生自读自学课文,参考提示要求全面了解文章意思。(1)课文写的是谁?主要讲了他的什么事?(2)一段一段地读认真了解每一段的意思,然后再通读全篇。二、自学生字,初步感知:1、自学生字新词,认清字形,把读音读正确。2、抽读字卡、词卡。课文里新词语,仔细体会它们在句子里的意思。3、检查朗读课文,要求做到正确,读准字音。(1)学生自读课文,然后指名朗读。要求读准字音,不加注音或查字典,不会的生字也可以问同学。(2)指定学生朗读,评估朗读效果。抽几个学生分段读课文,看他们是否读得正确,有没有读不准的字词,帮助纠正朗读的错误。(3)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朗读方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为学生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三、交流讨论,感悟理解:学习第一部分:1、出示第一幅图,看看图上画的是什么?2、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描述的是这个自然段的内容?3、分角色读读。4、思考:车厢里的乘客会怎样想?5、假如你就是一名乘客,你会怎样做?布斯是怎样想的?6、小结:正是这件事引起了布斯的注意,使他产生了研制扫地机的念头?学习第二部分:1、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我们应该怎样学习?(依据课后提示自学课文)2、根据课后的默读提示自学课文:布斯的研制工作陷入困境的时候,妈妈说的话对他有什么启发?后来他又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再说说自己对“为什么不反过来试试”这句话的体会。3、全班交流:(1)理解句子:“为什么不可以把木塞压进去呢?”(2)妈妈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的?①读读这段内容,体会布斯的执着精神,妈妈对儿子的关心。②小小的木塞在别人眼里那么不起眼,为什么给布斯那么大的启示?③体会“为什么不反过来试试?”④再次通过朗读来体会布斯为了研究“扫地机”到达了痴迷的程度。⑤从“木塞”——“龙卷风”——“吸灰尘”,这一连串的想法,对你有什么启发?(3)教师小结:妈妈无意中说的一句话,却给了布斯巨大的启示。(4)如果是我,也只能想到如何把木塞压进去,怎么也不会和“龙卷风”联系到一起,布斯不但想到了这些,还联想到了什么?①读读这部分,说说你知道了什么?②出示第二幅图,看看布斯在干什么?文章中是怎样把它写具体的?③默读这个自然段画出描写布斯动作的词语,体会人物的品质。(放找蒙趴吸取)④放声朗读,体会布斯的执著精神。(5)你觉得布斯是一个怎样的人?第三部分:1、齐读课文。2、读了这个小故事,你想对布斯说些什么?四、总结全文,归纳板书1、这件事对你思考问题有什么启发?2、把你的想对布斯说的话写在书上。五、布置作业:1、积累“词语花篮”。2、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3、小练笔:读了这个故事,把你的想法写下来,和同学交流。板书设计:12为什么不反过来试试布斯发现……母亲的话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