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浅谈如何在地理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1)2014-12-6194141VIP免费

浅谈如何在地理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1)2014-12-6194141_第1页
1/2
浅谈如何在地理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1)2014-12-6194141_第2页
2/2
浅谈如何在地理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眉县城关第二中学胡婷婷“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越来越被人关注,百年来,全球平均地面温度上升了0.3℃-0.6℃,地球上的冰川大部分后退,海平面上升了14㎝-25㎝。”我在讲述南极的冰川内容时,用两组数据说明了全球变暖这一问题,让学生找出原因以及可以采取哪些措施防止全球变暖。用事实说明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导致了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增加,造成“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其中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最主要的气体,其来自工业生产和汽车排放的废气,如不采取措施,海平面上升,濒海陆地被淹没,气象灾难事件将频繁发生,这对于人类来讲,无疑是巨大的灾难。以此也可证明目前流行“低碳”生活的必要性。当然,进入21世纪,人类还面临着臭氧层破坏,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环境激素的泛滥,生物多样性的消失等问题,在地理教学中除了使学生掌握有关环境的知识与技能外,重点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对环境的责任感,使他们养成在校内校外对环境负责的行为。例如不乱扔垃圾,不随便焚烧垃圾,在和家长买洗衣粉时,尽可能选择无磷洗衣粉,冰箱选用无氟冰箱,尽可能减少一次性物品的使用,不用泡沫塑料容器泡方便面等。有时也可组织学生到周围进行调查工作,通过学生的亲身感受,去自我检讨自身的行为,对培养环境意识与责任感会产生较大的促进作用。在周围,经常可以听到一些封建迷信危害人民的触目惊心的事实。而封建迷信的产生,正是由于对如宇宙的生成、雷电、水旱灾害、火山地震,日食月食、四季变化等自然现象得不到科学解释的结果。地理学科在很大程度上能使学生对于自然界所发生的许多现象得到唯物主义的理解。如在2009年7月22日发生日全食现象,之前通过开展讲座,日食时带领学生观测,学生相信了日食是自然界正常的现象,而不是封建迷信说的天狗吃日、灾害发生的谎言。在自然地理现象的教学中,简述这些现象有它自己的不依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以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打破那些超自然的神能观念。不过在讲民俗风情时,教育学生要把民俗与迷信区别开来,民俗是一些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保留下来的传统文化,其内容多是健康的、向上的,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太阳和国旗,同时升起高高升起…”那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香港回归时,在澳门回归时,2008北京奥运会上,2010广州亚运会上,一次又一次的在空中飘扬。当一首首优美的歌声回荡在学生的耳边,有谁不为祖国骄傲!在地理教材中,关于爱国主义的题材俯拾皆是,为避免生硬的说教,可利用多媒体教学,朗诵一首诗,听一曲优美的歌,充分展示关于中国的图片和录像,这样,学生于趣味当中无意识地增强了爱国主义情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并不是一味的称颂,也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我国目前存在的问题。比如我国山区面积大,耕地面积只有10%左右,在生产力水平不高的情况下,为满足新增人口的粮食需求,不断的存在毁林开荒,围湖造田,过渡放牧的现象,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旱涝灾害频繁发生,极大地破坏了生态环境。正视不足,并让学生思考解决的措施,引导学生自我激励,以后为祖国做出贡献。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浅谈如何在地理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1)2014-12-619414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