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江西省婺源县龙山学校俞荣允[--思路]设计依据:《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教学设计,依据建构主义目标学习理论和模式,设定教学目标,融入现代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提倡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利用各种资源来支持学习活动。依据“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教学中为学生创造轻松、交互、动态、开放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学情分析:环境与资源问题一直是政治教材中的重点问题,从初二一直讲到初三,只是侧重点不同,学生在地理、生物、化学课堂及平日的生活中也都有所了解,因此本课教学内容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对于如何解决相应的问题,怎样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学生多少知道一些却不能清楚的理解和表达,因此在本课的设计过程中本着以学生为主,发挥学生主动性的理念,通过教师的问题设置由学生自己从所给的材料中找出相应的答案。教材分析:资源与环境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两者无法完全的割裂开来,因此在教材上作了一个调整,对教材的内容进行了有效的整合。在学生学习了我国人口问题后,将环境与资源存在的问题整合到一起,让学生明确我国环境与资源问题及其带来的影响,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理解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这样会使学生的思路更清晰,有助于学生的理解与记忆,使学生对教材有一个更清楚全面的理解。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是教学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实现形式,它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紧扣能够引发学生兴趣的案例,引发学生及思考,参加分析,讨论和表达等活动,从中抽象概括出一些认识、经验、观点理论等,并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更好地结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内容。通过师生互动,培养和锻炼学生积极思考、探索创新的综合能力。本课主要是学生通过教师所给的材料、设置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归纳,从而得出相应的结论。[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我国资源的基本状况及其对我国社会生活和经济的影响?了解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依据;理解可持续发展战略含义和必要性;掌握如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树立全面看待问题能力、归纳思维的能力和初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环境与资源问题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初步树立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观念,从自身做起,注意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并敢于批评不符合可持续的言论和行为。[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了解我国的资源现状,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教学难点:可持续发展和科学的发展观的含义[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话题导入新课导入:(教师拿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纸质的包装盒,如:牛奶盒,粉笔盒,衬衣盒等)教师:同学们,老师拿的这些司空见惯的东西,平时你们都怎么处理?学生大部分回答,大多作为垃圾或废物处理了。教师:然而你们知道吗?以衬衣盒子为例,我国每年生产衬衣约12亿件,仅包装盒用纸就达24万吨,相当于砍掉168万棵碗口粗的树木。这样的数目是非常惊人的。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做才符合目前我国的国情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四框。(板书课题)二.课堂情境,活动设置我思考,我选择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54页材料,四人小组讨论:1.关于是否砍这样的大树,各方面的理由是什么?你的选择是什么?2.生活中还有哪些毁坏森林资源的行为?学生回答:主张砍大树的理由是可以直接带来经济效益,增加经济收入;不同意砍大树的理由是这样导致森林资源锐减,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我的选择是:不应该砍大树,应保护森林资源,保护环境。教师:生活中还有哪些毁坏森林资源的行为?学生:乱砍滥伐和毁林开荒。(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教师:请同学看下面的图片(多媒体展示图片)教师配音“长江长江,我是黄河”“黄河黄河,我也是黄河”这幅图片反映的是什么问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学生:长江水受到污染,是由于乱砍乱伐造成的。教师:说得很好,这反映了我国的森林资源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带来生态的危机。那么,我国资源的基本国情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