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第___课时主备:刘大盛第三章物态变化第三节汽化和液化(第一课时)对于本节课所涉及到的知识,学生已有相当多的与之相关的生活经验,如晾在太阳下的湿衣服不久就干了,洒在地上的水一会儿就不见了等等。但是对于其中所蕴含的物理知识,学生还是不够明白的。所以,本节课的重点就在于引导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也就是结合生活中的相关经验,通过一定的实验演示,尤其是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从而,让学生明白蕴藏在这些物理现象中的基本原理,完成本节内容的学习。然后再引导学生从物理走向社会,也就是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对声火钟的一些现象加以分析,加以解释,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物质的液态和气态是可以转化的;2、了解汽化的概念;3、了解液化的概念;4、能通过实验观察水的沸腾现象,了解沸点的概念。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学,知道汽化和液化的概念;2、通过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了解沸腾及其沸点的概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生活中物理现象的关注,乐于探索。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沸腾和沸点的概念。教学难点:绘制并分析水沸腾时温度—时间图像二、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塑料袋、酒精、小盆、热水、冷水、细线、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烧杯、温度计、火柴、薄纸板)。三、教学类型演示、自学与讲授相结合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课1、用手指沾水在黑板上写“大家好”,过一会儿水干了,提问:水到哪儿去了?2、演示课本P58图3.3-1所示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同时思考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学生积极思考,同桌之间可以小声的展开讨论。通过引入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以及简单的趣味实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积极思考。教室语:生活中类似的现象还有很多,比如说洒在地上的水过一会儿就不见了,晾在太阳底下的湿衣服不久就干了。那么这里面蕴藏着怎样的学生认真听讲,同时联系实际,在脑海里想到更多类似的现象。利用导学练三环节教学法自学完成总第___课时主备:刘大盛自学阅读物理知识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第三节汽化和液化(多媒体展示本节课题)。多媒体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以及重难点。多媒体展示自学导引,让学生开始自学,同时,教师做好督促和调控工作。多媒体展示下列问题:1、什么是汽化?并举出生活中的例子2、什么是液化?然后提问,考查学生自学情况。认真阅读学习目标,对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大的把握。学生阅读课本P58“沸腾”上方的内容,同时思考多媒体上所展示的问题,找到正确答案,并做好标记。阅读完成后,做好回答问题的准备。简单内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从而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实验演示让学生阅读课本上“沸腾”这一部分的内容,同时按照课本P59图3.3-2组装实验器材,然后开始做演示实验,让一名学生帮忙计时,让两名学生给大家读温度计示数的变化。要求其他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做好数据记录。认真阅读课本,完成后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做好数据记录,并完成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图像绘制。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感受水的沸腾,同时了解水在加热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学生归纳提问:1、根据这个实验,你觉得什么是沸腾?如学生归纳不出来,可以问,在加热水的过程中,那个现象说明水沸腾了?(水开始翻滚)2、根据你所记录的数据以及绘制的图像,你发现了什么吗?若学生能归纳出来,则让学生完整的说出来;若学生归纳不出来,教师当加以引导,如让学生看水在沸腾前温度是如何变化的,在沸腾后温度又是如何变化的。结合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认真思考问题,同时,认真听老师的提示,争取能自己归纳得出答案,进而对沸腾和沸点这两个概念有一个更加深刻的理解。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让学生养成观察并思考的学习习惯,从而加深对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小结让学生回答,为什么用水写在黑板上的字一会就消失了,为什么演示实验中塑料袋会出现那样的变化。多媒体课件展示小结,通过让学生填空的方式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归纳,尽量让基础稍差的学生来单独回答。结合本节课所学知识,认真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