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运动中疲劳产生的机制1、中枢神经系统方面巴甫洛夫学派认为,运动性疲劳是由于大脑皮层产生了保护性抑制,运动时大量冲动传至大脑皮质相应的神经细胞,使其长时间兴奋导致消耗增多,当消耗到一定程度时便产生了抑制,以防止机体发生过度的机能衰竭。2、能量物质消耗与代谢方面研究表明:在足球运动的供能过程中无氧氧化过程中主要是对肌肉中的糖类物质进行酵解以供给运动所需的能量。在运动中,当能量物质消耗达到一定程度而又得不到补充恢复时,人体的功能就会紊乱,运动能力随之下降。于是就产生了疲劳。3、疲劳物质的堆积学说在体育运动过程中,组织器官会产大量的产物如乳酸、氢离子、氧自由基等物质,这些产物堆积产生了消极作用:一是抑制糖、糖元的分解,抑制脂肪组织的脂解作用,增加肌肉中水份含量和减少乳酸从肌肉中运出:二是酸性环境会降低组织器官对神经冲动和局部微环境变化的敏感性,降低肌钙蛋白和钙离子结合力,降低肌肉组织的最大张力和持续能力,延长肌肉不应期,降低神经组织的兴奋性,从而产生疲劳。4、体液减少和无机盐丢失由于运动时大量排汗,当体液减少达体重的3%时,运动能力便显著下降;达10%时将引起代谢紊乱,循环血量减少,出现抽筋、四肢无力、工作能力下降等现象,亚极量运动30min后,肌肉向外释放K,当肌肉中K浓度下降1%、肌肉中含水上升15%时,则膜电位约从90mv降至75mv,这种膜电位的改变,可能降低肌纤维的兴奋性,导致动作电位、膜传导速度的改变,从而引起肌肉力量输出的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