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毁灭》说课稿一、说教材《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是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开篇之作。这篇精读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根据课文内容以及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认知规律等,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举世闻名”,“众星拱月”等词的意思。2、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抓住重点词句透过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并学会这种阅读方法,积累语言。3、情感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学重难点:通过语言文字的理解,想象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了解它毁灭的经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二、说教法新课改倡导: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协调者,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为了让学生真正融入课堂教学之中,主动学习、探究,所以本节课我准备运用以下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在课堂上,凭借视频、课件让学生感受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激发学生对圆明园景观的热爱;再通过播放《火烧圆明园》的电影片段,激发学生对侵略者的憎恨。2、诵读激情法。“书读百遍,其意自现。”这篇课文文笔优美,字里行间饱含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三、说学法通过教学不仅要使学生学会知识,更主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根据本教材的特点,我将引导学生运用“读、思、划、议、问”的方法了解课文内容;运用“感情朗读法”让学生记住屈辱的历史,增强民族使命感。四、说教学程序(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出示法国著名文豪雨果描述圆明园一句话:在世界的某个角落,存在着人类的一大奇迹,这个奇迹就是圆明园。一个近乎超人的民族所能幻想到的一切都汇集于此,只要想象出一种无法描述的建筑物,一种如同月宫似的仙境,那就是圆明园。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学生的情感作一个铺垫。(二)面对废墟,奠定愤怒之情(三)体会到“皇家园林”的辉煌。提出问题,什么是不可估量?为什么说圆明园的毁灭是不可估量的损失呢?让我们来好好地读读课文,找一找,划一划,你从哪些字词句中读懂了圆明园的毁灭是不可估量的损失?有不可估量的损失就有不可估量的价值。通过了解圆明园:1.面积大2.景色美3.宝物多在让学生体会作者构思的巧妙之处,题目虽为“毁灭”,却用大量的篇幅写它辉煌的过去,把美的东西毁灭了,这真是不可估量的损失。(四)重回现实,发愤怒之情一个悲剧,更能激起读者的痛心与仇恨。就在学生激情高涨的时刻,引入课文第五自然段,通过影片《火烧圆明园》片断,让学生亲眼目睹圆明园是如何变成一片废墟的真切画面,把学生带入一百多年前的圆明园中,从而激发他们对侵略者的野蛮行径、对清政府无能的无限憎恨之情。师小结,齐读课文第一段。(板书:不可估量的损失)(不忘国耻振兴中华)播放影片《火烧圆明园》的片段,无疑是对学生情感的升华,让学生穿越时空的隧道,亲眼目睹曾经辉煌壮观的圆明园是如何在顷刻间变成一片废墟的真切画面,从而激发起他们对侵略者的野蛮行径、对清政府无能的无限憎恨之情。(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在相互交流中,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五、说板书设计圆明园的毁灭勿忘国耻振兴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