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颂》课程设计象山小学张强《简颂》是我市的艺术家和湖北省艺术学校合作创编的一个大型舞蹈,其创作源泉来自荆门市博物馆1993年10月在纪山楚墓群出土的郭店楚简。郭店楚简出土后,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轰动,并迅速成为海内外人文学研究热点和前沿问题。为了使学生感受荆门丰厚的文化底蕴,了解楚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以舞蹈的题目为题而设计了《简颂》一课,其课型定位为艺术综合实践课。一、可利用资源分析我校利用郭店楚简这一本土资源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有着独特的优势。①郭店楚简出土的地方——郭店一号楚墓,属于纪山楚墓群。在荆门市境内。荆门位于湖北省中部,是中国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在这一方面我校有着独特的地域优势。②在荆门有众多研究郭店楚简的人士。2003年元月29日郭店楚简研究中心在荆门市成立,该中心定期开展成果交流活动和学术讲座。在我们身边有一大批郭店楚简的研究员,我们派小记者对他们进行采访,帮助我们解决了诸多困难。③我们有音乐舞蹈《简颂》作为参照物。舞蹈《简颂》以艺术的形式再现了2300多年前楚人学习生活的场景,它古朴的音乐,仿佛让我们置身于那个久远的年代之中。④目前这批楚简均有放在荆门市博物馆,在我市所有的学校之中,象山小学离博物馆是最近的,对其进行参观走访是非常便利的,这也是我们的优势。⑤便捷的网络资源获取信息。我校拥有“湖北小学校园第一网”的美誉,班班都有电脑并能上网。学生能从网上获取大量的有关楚简的信息。二、课程施行的指导思想1、《简颂》资源与音乐课程的关系。艺术综合实践课,我们你然要体现艺术学科的特点。《简颂》这一舞蹈它以竹简为道具,用艺术的形式歌颂了郭店楚简,赞美了楚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对其进行欣赏,演唱主题音乐,跳几个舞蹈动作,用手中的乐器演奏赞颂它,在很大程度上突出了音乐艺术的特点。2、注重多学科整合的思想。综合实践课实际上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一种新的文化感觉和体验。《简颂》一课中我们做到了这几点,例如课前学生参观博物馆,采访舞蹈的编导,上网查找资料,让学生了解了历史文化,这是音乐与历史和社会学科的整合。欣赏舞蹈,让学生了解灯光、道具、服装等等,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这里融入了美术学科。朗读《简颂》中的几句经典之言“合抱之木,生于毫木;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学生通过朗读,回答问题,了解其深刻含义,又融入了语文和思品的元素。因此本课是艺术与多学科的有机整合。三、教学流程1、课前激趣在课前,我用大屏幕出示课题《简颂》,并且以该舞蹈的音乐为背景音乐,学生随着音乐步入教室,很快就沉浸在音乐的氛围之中,在一个轻松而且愉快的环境中开始新的一课。2、导入欣赏首先,我让学生欣赏《简颂》这个舞蹈,并提出问题:“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个特殊的舞蹈,先来欣赏一下,不过在欣赏时,看看这个舞蹈表现了一个什么样的内容,它的音乐又有何特点?”以这一问题提醒注意该舞蹈的特殊性。之后,接着播放《简颂》录像。学生在初次欣赏时,往往只谈一些他们视觉和听觉上的直观感受,例如灯光、音响、服装、道具等。教师再用多煤体播放舞蹈片断,帮助加深对这一舞蹈的理解。3、实践探究在此环节中我首先说:“《简颂》这一舞蹈仅仅在于场面宏大,灯光很多,服装很美和用了道具‘竹简’,才让我们领略到了它独特的魅力吗?”以此引导学生发现这一舞蹈的特殊之处不仅仅在于它场面恢弘大气,道具用了竹简,而在它于所表现的是我市在1993年10月沙洋县纪山镇出土的郭店楚简的文化内涵。在此环节中让学生各抒己见,请他们把在课前实践中了解的有关竹简的图片放在实物投影仪上,边演示,边解说。班里的小记者说一说他们采访编导的经历和舞蹈的相关材料,探究一下舞蹈《简颂》背后所蕴藏的博大而精深的文化内涵。4、感受体验编者的创作灵感来源于郭店楚简中老子的几句经典之言“合抱之木,生于毫木;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将其主题音乐作为教材,在此环节中我对学生说:“在那久远的年代里,老子就能把这深邃的道理,用这经典的语言记录下来,让我们齐声朗读感受一下!”因此对其进行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