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的主要信息:课题名称:《关于农村小学识字写字的教学研究》课题级别:市级课题类别:小学语文申报人:周珊联系电话:13064125775课题的界定:识字教学,采用“开放识字”,社会,是开放的社会;教育,也是开放的教育。尤其是汉字,社会生活中无处不在。“识字能力”,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激起学习汉字的兴趣,并在学习过程中随着知识的积累,体验和总结出来的规律的增多,逐步学会的独立识字的能力。写字教学指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指导学生把汉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美观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磨练学生意志,陶冶学生情操,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坚强的品格等,使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得到提高。我的课题研究,目的就是要引导学生走出封闭的学校和教室,凝固的课本,以发展、开放的社会,以儿童的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为“课堂”,让学生在开放化的大环境中识字,写好字,进而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课题的理论依据:教学过程是一个认识过程。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认识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矛盾关系中发生和发展的,其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本课题以如何让学生喜欢识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为研究切入点。根据奥苏贝尔有意义接收学习的理念,学习者必须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即:积极主动地把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它类似于学习动机和学习积极性这类东西。如果学习者没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就只能依靠强记硬背,那么,即使面对有潜在意义的材料,有意义学习也不可能发生。根据心理学提出的“注意和兴趣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的理论。在教学中恰当通过活动、游戏、激励、读故事、唱儿歌等多种方式协调学生多种感官的接受能力,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积极的意义。《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识字与写字的要求应有所不同,1~2年级要多认少写。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写字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课题的背景及意义:《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目标,首先是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让学生体验到识字的快乐。”综观目前的农村中低识字写字教学有以下特点:从课堂教学上看,学生识字写字是为了掌握一种工具,忽视学生内在的兴趣和感悟。从教学内容上看,识字内容局限于教材,写字在于完成任务,没有引入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对生活的体验;从教学形式上看,学生的主体性和交互作用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从上述三个特点看出,当前的低段识字写字教学还存在着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这样的识字写字教学制约着学生情感和思维的发展,忽视学生的心灵体验,学生对学习汉字就会缺乏浓厚的兴趣,不能进入主动学习的享受状态,识字写字教学的效率就低下。因此,在识字写字教学中,根据农村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创设学习生字的情境,结合生字的语言环境、生字的构字特点,引导学生在体验中积极参与识字、主动识字、写字,写好字。体会识字写字的乐趣、感悟生字本身蕴涵的人文性、艺术性,在不断的参与实践中掌握和探索识字写字方法,提高识字写字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识字写字的兴趣和独立识字写字的能力,从而提高字词教学效率。课题研究的内容:1、通过有效的教学实践,开放性教学生识字,规范学生汉字的书写,养成学生良好的识字写字习惯,写字从笔画顺序、间架结构,运笔方法、写字姿势等基本书写规范和技能入手,引导学生掌握写字基本功。2、依据科学教育体系,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识字写字技能,提升识字写字教育质量。3、利用多种教育渠道,激发学生识字写好字的兴趣,形成“到哪都认字”,“提笔就是练字时”的意识。4、开发并拓展识字写字教育资源,培养学生的书法审美情趣,提高学生欣赏美、表现美、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