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宁县中川中学高效课堂教学导学案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班级八年级学科地理课题《中国的气候》课时1使用时间2014.10.10主备人段彩虹使用人会宁县中川中学高效课堂导学案(新授课)第二节中国的气候1.通过阅读等温线、等降水量线分布图,了解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以及降水分布特点,培养学生判读、分析等值线分布图的技能。初步学会分析气温和降水特点的形成原因。2.了解我国温度带及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及划分地区等,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我国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性。3.了解我国的气候特征,培养学生分析气候特征的技能。使学生明确气候也是一种资源,而且是我国非常丰富的自然资源,但同时我国也是灾害性天气频发的国家,所以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使人和环境相互协调发展是至关重要的1、1.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2.我国气候为农业生产提供的有利条件。分析、归纳、概括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一、自主学习(老师相信你能行!)1、中国气候的特点是什么?2、我国气温分布规律是什么?二、合作、探究(相信集体的智慧!)(1)我国共划分哪五个温度带和一个气候区?(2)这五个温度带和一个气候区分别分布在哪些地区?(3)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大致与1月份的哪条等温线一致(读我国1月平均气温图)?(4)我们这个地区属于哪个温度带,东北大部分地区、黄河中下游的大部分地区、海南岛、长江流域、塔里木盆地各属于哪个温度带。4、什么是季风?5、雨带移动是怎么样的?雨季如何分布?6、我国有哪些主要的灾害性天气?三、课堂反思总结:今天的收获可大了,我学会了......四、课后巩固练习(不要对自己说不)(1)我国气候有哪些主要特征?(3条)(2)我国气候对农作物生产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课后反思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