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七年级上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伤仲永王安石有这么一个故事有人得到一颗非常珍贵的种子。这颗种子种下以后,会开世界上最美丽的花,会结世界上最甜蜜的果。几年以后,他的朋友都以为它已枝粗叶茂,开花结果了,纷纷前来向他要这颗果树的种子,谁知道,他连那颗种子都还没有种下去呢。“你为什么不种下去呢?”朋友们诧异了。“我怕种下去会晒死。”那人回答说。“可以早晚浇点水嘛。”“我怕浇水会把它泡烂。”“那可以开沟排水呀!”朋友们指点着。“啊,这么珍贵的种子,不怕被飞鸟啄掉吗?我舍不得播下去呢!”请大家都想想说说:这颗种子的结局怎样?种子干瘪了,死了,再也不能开世上最美的花,结世上最甜的果。没了大地的营养,没了风雨的磨炼,少了后天的培养,种子再好也不可能体现它的价值。种子如此,那先天聪明优秀的人呢?不经过后天的努力学习,他(她)会怎样?让我们来看方仲永吧,听听他的故事。学习目标1.文学常识。2.文言实词含义。3.使学生认识到后天的教育和培养对发展才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从而端正学习态度。•1.朗读时注意下列语句的停顿和意义:①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②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③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④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⑤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③余闻之也|久•2.根据注释默读课文,掌握下列字的读音和意义:隶扳谒称泯朗读掌握下列重要字词掌握下列重要字词((加色词加色词))•伤伤仲永仲永•父父异异焉焉•邑人邑人奇奇之之•稍稍宾客稍稍宾客其父其父•父父利利其然其然•或以钱币或以钱币丐丐之之•余余闻闻之也久之也久•不能称前时之不能称前时之闻闻以以…………为奇,认为为奇,认为((他他))是奇是奇人人把把…………当作宾客当作宾客以以…………为利为利纷纷感到惊异花钱请听说名声悲伤,这里是“为悲伤,这里是“为…………感到惋惜感到惋惜””分析理解课文内容,领会课文主旨1.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几个阶段?课文是怎样叙述的?2.方仲永由神童论为平庸之辈的原因是什么?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童年时期:童年时期:少年时期:少年时期:青年时期:青年时期:“指物作诗立就”伤仲永不使学父利其然“不能称前时之闻”“泯然众人矣”谈一谈:1.你认为仲永变成“泯然众人矣”,他本人有责任吗?2.学了本文,我们该怎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