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案例建始县茅田乡封竹小学黄山2013.12.18一、前言:在实施新《课程标准》发展素质教育的今天,体育课堂教学不再是传统单调、枯燥的学习氛围,而是要通过教学让学生充分展示、体现自我。充分体现一个中心、四个特点。以让学生自动学习,积极实践,努力创新为中心,结合体育学科突出四个特点。特别是对小学学生来说,通过游学形式进行体育教学,达到教学目的,提高学习成绩,激发学习兴趣,已逐步成为体育教师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二、案例介绍:小学五年级班㈠学习内容:(1)游戏:心口不一(2)起跑的反应练习2-1背向站立起跑2-2全蹲起跑2-3俯卧撑起跑2-4分腿坐起跑㈡学习目标:1、学生能在轻松愉悦的中锻炼其灵敏素质。2、学生能应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创新活动。3、改变跑步运动练习的单一性,机械性。㈢教学设计:让每个学生通过唱游中练感受到愉悦,在愉悦中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同时在激活思维、拓展能力过程中体验合作、创新、成功时的心情,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㈣片段介绍:1、调动情绪,激发兴趣。⑴课堂常规(略),明确学习内容和要求。⑵小游戏:将学生平均分为两组,间隔60-70公分面对面站立,根据喊的数字,比出不一样的数字。2、合作探究,掌握技能。(1)起跑的反应练习:背向站立起跑、全蹲起跑、俯卧撑起跑、分腿坐起跑⑵进入情景→探究学习→自主学练→知识技能评价。⑶学生玩一练一评,在活动过程中掌握技能。3、激活思维,拓展能力。⑴小游戏:将学生平均分为两组,间隔60-70公分面对面站立,根据喊的数字,比出不一样的数字;创编各种相应的游戏方法。⑵分组游戏→能力拓展→创新能力评价4、稳定情绪,恢复身心。⑴放松:听音乐、师生共同舞蹈。⑵小结:师生共同讲评。三、案例分析1、这节课教案编写的主要特点是体现了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教学理念。⑴本课能紧紧围绕学习目标,利用各种游戏创设情景,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乐、乐中思、思中创,即玩中有所得,从而充分感受到自主与合作的乐趣。遵循学生课堂上的心理活动发展过程,进行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师仅起到适时的诱导和点拨;在技能的学习时,不再是以往教师讲解示范,学生分组练习的老方法,而是以学生为主题,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视觉感受,经过思维在大脑中形成表象,然后让学生自己亲身体验,学生实践以后教师在点拨,这种循环反复过程,注意老师的点拨要有层次性。开始上课时,就用小游戏的形式出现,让学生感受到体育课的快乐。游戏开始了,教师亲切自然的描述:“秋天是蓝色的,晴朗的天空碧蓝碧蓝,一群动物在蓝天下游戏,动物们都长了都长了……”。一队队员喊出“嘴巴脸蛋”,另一对就喊:“不一样”紧接着,老师随意喊出动物的名字,学生迅速伸出与相应动物不一样的鬼脸,被对方发现与老师喊出的动物名字一样的,即刻去追捕,另一方则迅速跑回设置好的终点。⑵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提高学生的反应能力能力,课堂上要给学生一定的时间、空间。让学生自我表现,努力创新,从而在课堂上教学中,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教师的补救手段,使每个学生都有所得,应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创新活动。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上,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锻炼和创新意识。在学习方法上,运用了自主学习方式,通过情景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技能和拓展能力。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把教材和游戏竞赛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探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的提高,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互相学习、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和集体主义精神。⑶在起跑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力求目标分层化、组织游戏化、学生个性化,给学生创设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尽情玩耍,享受其中的乐趣,通过想象进行各种创编练习。随着老师的一声令下,小朋友们有的是踏着沉重缓慢的脚步模仿搬运木头的大象,有的又成了蹦蹦跳跳活泼可爱的小白兔,有的又变成了活跃的青蛙,有的又变成了一群顽皮的小猴,还没有等有的孩子反应过来,就已经被大象们抓住了,逗得大家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