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学研究法1.第15题我国将模糊论方法运用于教育研究的年代是A.20世纪前后B.20世纪40年代C.20世纪60年代D.20世纪80年代答案:D2.第16题“文化程度”属于哪方面的问卷题目?A.行动方面B.态度方面C.个人静态资料方面D.个人状态方面答案:C3.第17题选题的首个程序是A.查阅有关资料B.界定研究问题的范围C.陈述研究问题D.确定研究问题的领域答案:D4.第26题除了实验变量外,还有一些自变量可能影响因变量而干扰实验结果,这些干扰实验结果的自变量,称为()A.干扰变量B.准实验变量C.隐形变量D.无关变量答案:A5.第27题对测量学生高层次的认识水平更有利的题型是A.分析题B.填空题C.选择题D.判断题答案:A6.第28题提高问卷效度的关键是A.正确选题B.写好指导语C.问卷题目的行文技巧D.设计“目标体系”答案:D7.第29题1/33教育科学研究法从承担各种职责或完成各项任务应具备的条件的角度提出的标准是()A.效果标准B.效率标准C.职责标准D.素质标准答案:D8.第30题将“强化作用”界定为“在某类行为出现时加以称赞或对之微笑”,这是什么定义?()A.概念性定义B.操作的操作性定义C.实验的操作性定义D.测量的操作性定义答案:C9.第31题选择研究问题的首要的基本原则是A.需要性原则B.科学性原则C.创造性原则D.可能性原则答案:A10.第37题将“智力”界定为“认识能力”或“抽象思考的能力”属于什么定义?()A.操作性定义B.概念性定义C.实验的操作性定义D.测量的操作性定义答案:B11.第38题研究问题和研究假设的关系如何?()A.研究问题与研究假设没有直接联系B.研究假设的叙述是直接从研究问题的叙述中产生的。C.研究问题的叙述比研究假设的叙述更具操作性D.研究问题就是研究假设答案:B12.第39题年龄是()A.社会学变量B.教育学变量C.心理学变量D.生理学变量答案:A13.第40题下列途径哪个不是选择研究问题的途径?2/33教育科学研究法A.从有关理论中演绎研究问题B.从教育实际中发现问题C.从现在研究中发现问题D.从过去研究中发现问题答案:C14.第41题皮亚杰在探索认识发生发展过程中所采用的(),对幼教研究有重大价值。A.“临床”观察法和跟踪研究法B.文献法和预测法C.调查法和个案法D.实验法和溯因法答案:A15.第42题如果个人受教育程度越高经济收入则越高,这是A.正相关B.负相关C.伪相关D.零相关答案:A16.第44题某人关节一痛,就会下雨,这是A.伪相关B.中介相关C.直接相关D.伪零相关答案:A17.第56题一般认为,在近代教育史上最早进行教育调查的人是()A.杜威B.莱斯C.布鲁纳D.赞科夫答案:B18.第71题1864年,谁编成了世界上第一个成绩量表?A.比纳B.菲雪尔C.桑代克D.斯坦利答案:B19.第72题提高问卷信度的关键是A.目标体系设计B.写好指导语3/33教育科学研究法C.问卷题目的种类D.问卷题目的行文技巧及控制问卷发放的条件答案:D20.第73题美国学者曾用内容分析法,研究了1964年的40种教育杂志,发现约有三分之一的研究采用A.实验法B.文献法C.观察法D.调查法答案:D21.第74题“社会经济地位”属于什么变量?()A.连续变量B.中介变量C.主动变量D.属性变量答案:D23.第76题美国坎贝尔与斯坦利:《实验与准实验研究设计》一书发表于A.1930年B.1963年C.1976年D.1982年答案:B24.第77题教学时间属于什么变量?A.主动变量B.属性变量C.中介变量D.类别变量答案:A25.第82题适用于小样本差异显著性检验的是()A.Z检验B.D检验C.t检验D.F检验答案:C26.第18题问题就是已经解决的假设答案:错误27.第19题将“动机”界定为“激发一个人去行动或抑制一个人的行动的主观原因”,这种定义方法4/33教育科学研究法属于概念性定义。()答案:正确28.第20题调查研究在我国最早见于荀子学记所载的有关调查国家资源的文献。答案:错误29第21题结构性观察法是一种系统性观察法。答案:错误30.第22题20世纪60年代以来,电子计算机在教育研究中广泛运用。答案:正确31.第23题描述未来事件的研究主要有调查研究。()答案:错误32.第24题在坎贝尔和斯坦利的教育实验设计模式中,用O表示实验变量。()答案:错误33.第25题了解学生深层次的思想意向,问卷中应使用态度资料方面的题目。()答案:正确34.第4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