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古诗六(3)班7号绿景小学辛蓥(1)VIP免费

古诗六(3)班7号绿景小学辛蓥(1)_第1页
1/18
古诗六(3)班7号绿景小学辛蓥(1)_第2页
2/18
古诗六(3)班7号绿景小学辛蓥(1)_第3页
3/18
敕勒歌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歌北朝,指公元4世纪末到6世纪末北魏、北齐、北周先后在我国建立的政权的统称,也就是晋代和隋代之间中国北方十多个王朝的总称。北朝民歌是北朝时期各族人民所做,内容丰富,题材多样,有战歌牧歌以及反映人民痛苦生活的歌谣等,风格豪放明朗、激昂慷慨,形象地再现了北方人英勇豪迈的精神气质。北朝民歌请同学们读一读古诗同学们读一读古诗,回答你看到了些什么?敕勒川,阴川下。“敕勒川,阴山下”,诗歌一开头就以高亢的音调,吟咏出北方的自然特点,无遮无拦,高远辽阔。这简洁的六个字,格调雄阔宏放,透显出敕勒民族雄强有力的性格。从中我们也可以强烈地感受到那不可抑制的由衷赞美之情。交代敕勒川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将草原的背景衬托的十分雄伟。这句话被作者运用了比喻的手法,表现出了天空的广阔。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诗中为什么不写人?是否无人?并非无人,“见牛羊”句暗示了人的存在不写人,是为了突出表现草原的浩瀚苍茫的自然特征。“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天”、“野”两句承上,且描绘笔法上略有叠沓,蕴涵着咏叹抒情的情调。作者运用叠词的形式,极力突出天空之苍阔、辽远,原野之碧绿、无垠。这两句显现出敕勒民族博大的胸襟、豪放的性格。“风吹草低见牛羊”这最后一句是全文的点睛之笔,描绘出一幅殷实富足、其乐融融的景象。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丝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底见牛羊。译文:美丽的敕勒大草原啊,在阴山下多么宽广。天空像巨大的圆顶篷帐,笼罩在大草原上。蓝蓝的天空无边宽广,绿茵茵的草原辽阔苍茫。风儿吹过使草儿低伏,显露出一群群肥壮的牛羊。你想象一下古诗中的景色吗?。请三位同学来黑板上画,坐在坐位的同学们来评价一下谁的好,还需要什么地方要改正一下。现在就让我们来看一下敕勒歌的情景视屏吧!敕勒歌:我国南北朝时敕勒族的一首民歌。敕勒,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之一,以游牧为生,又名铁勒。谢谢观赏!敕勒川:敕勒族居住的平川地方,在现在的甘肃、内蒙古一带。阴山:在内蒙古治区中部,东西走向,长约1200千米,现名大青山。大青山穹庐:毯做的圆顶帐篷,现俗称蒙古包。苍苍:深青色。见:同“现”。呈现,露出。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古诗六(3)班7号绿景小学辛蓥(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