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区案例小四班今天区域活动中我为孩子投放了树叶、玩具等科学材料,探究“物体的沉浮”,孩子们对科学活动非常感兴趣,我了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活动活动前以猜谜语的方式引出活动内容,并请个别幼儿进行猜测。区域活动时间,丰有浩到科学区发现玻璃缸,他好奇地看看,拿起一片叶子扔到水里,发现叶子浮在水面,又拿起建构区里的玩具扔到水里,玩具沉到水里,他开心极了,继续扔其他的物品,周天怡想把东西从水里捞出来,丰有浩不让,“我先来的,不让你做。”周天怡说:“我给他捞出来。”“那我们一起捞吧。”他们捞出来,又扔到水里,玩得很开心。“那我们再找找别的东西吧。”“好吧”他们又找来纸、扣子等物品。“东西那么多,我们记不住什么东西沉到水里,什么东西浮在水上怎么办?”我来参与他们的活动,经过商量后决定,我来画物品,浮在水上的小朋友画“√”,沉到水里画“×”。他们很开心的画出来。活动反思:小班幼儿对事物的认识具有形象性、具体性的特点,喜欢直接参与尝试,对操作体验型的活动尤为感兴趣。科学活动“物体的沉浮:正符合了孩子们好动手、喜探究的心理特点。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幼儿动手操作、主动活动的兴趣和创造意识。材料的提供上既注意材料的平常性,又充分注意了材料的层次性、开放性,幼儿可以尝试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法,主动探索,体验成功的快乐。教师对幼儿的兴趣、需要及表现,要作出适宜的、及时的反映,提供适时的、适当的隐性指导与帮助,并对活动区进行调整、补充、支持和扩展幼儿的活动。本次活动中我合理分配好时间,体现“以幼儿发展为本”。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会与人交往、合作,调节与表现自己的情绪。教师在指导区域活动时,首先应对幼儿想做什么,怎样做和幼儿有可能怎样做要有心理准备。其次观察了解在先,介入指导在后。教师在观察指导的时候,还要给幼儿一定的空间去发挥,给他宽松的环境去讲述他们的需求、困难等等。要仔细的倾听幼儿的“秘密”,要站在孩子的视角去想、看问题。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推进幼儿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