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杆船技”的调查报告桐乡市洲泉中学课题名称:关于“高杆船技“的调查研究课题组成员:组长:屠利艳组员:劳一妍、李晓锋、屠方冰、沈晓锋指导教师:沈明学研究时间:2015年5月7日——6月7日一、课题的提出:当今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逐渐消失,如何保护和传承,是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而我们夜明村是高杆船技发源地和传承地,于是我们决定对此展开研究。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做一些有意义的微小工作。二、课题研究涉及的内容范围:1、高杆船技的起源和历史。2、高杆船技的传承人和传承情况。3、高杆船技的现状。4、高杆船技在洲泉人民心中的知晓度,搜集洲泉人民的建议。三、课题研究拟使用的方法:1、采访传承人2、问卷调查。四、课题研究对象:1、高杆船技传承人2、村干部3、教师和学生4、相关村民五、活动安排:(一)活动时间、活动内容、活动方式:1、5月7日——5月8日,老师召集我们开会,确定调查研究课题,集思广益,确定调查对象,制作调查问卷。2、5月9日——5月10日,采访高杆船技的传承人,收集有关资料。3、5月11日——5月17日,向学校教师、学生、部分村民发放调查问卷,回收并进行初步统计。4、5月18日——5月24日,从网上、夜明村、镇文体站收集有关资料。5、5月25日——5月31日,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归纳。6、6月1日——6月7日,分工撰写调查研究报告和感想。(二)组内分工:1、确定课题,收集资料,制作调查问卷,发放调查问卷,采访,实地考察——每位成员;2、拍照——李晓锋;3、文字打印——劳一妍、屠利艳;4、问卷调查结果分析执笔——沈晓锋、屠方冰;5、报告主体执笔——屠利艳。六、调查问卷结果及简单分析: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50份,学生七、八、九年级各10份,回收有效问卷30份,教师10份,回收有效问卷10份,夜明村村民10份,回收有效问卷8份,我们认为本次调查结果是真实有效的,有较高的可信度。具体结果分析如下:1、A20岁以下B20—35岁C36—45岁D46—55岁E55岁以上30(62.5%)6(12.5%)9(18.7%)3(6.3%)从年龄层次来看,我们调查对象主要针对年轻人(45岁以下),了解年轻一代对高杆船的知晓度。2、A小学B初中C高中D大学及以上1(2.1%)34(70.8%)1(2.1%)12(25%)3、A农民B工人C经商D手工业者E公务人员F学生1(2.1%)4(8.3%)2(4.1%)1(2.1%)9(18.7%)30(62.5%)4、知道高杆船的有28人,占58.3%,不知道的有20人,占41.7%,不知道的人主要集中在年轻人和夜明村以外的人;观看过高杆船的有27人,占56.3%,没有观看过的有21人,占43.7%,观看过的人数较少,可能与每年的表演次数较少有关。但乌镇景区常年有表演。5、不知道表演“高杆船技”艺人的有44人,占91.7%,只有4人提到一些艺人的名字(①屠荣祥、屠子兴。②屠松根、屠桂松、屠银浩。③松根、荣祥。④松根、荣祥、明忠。)四人中,一人是老师,三人是夜明村村民。6、对于“高杆船技”的保护和传承,学生有21人提出了建议:可见,学生对于高杆船还是比较了解的,具体有以下建议:(1)喜欢就可以学;(2)多巡回表演,增大名声;(3)网上宣传;(4)多宣传;(5)多举办类似的比赛,开设课程,传授方法和技巧。(以上为七年级学生提出。)(6)让有能力、有天赋的人多学这个技艺;(7)让更多的人学习高杆船技;(8)多到各地表演、讲解,让有兴趣的人学习;(9)让更多的人学习;(10)挑选人才进行传承;(11)多去了解和学习“高杆船技”;(12)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13)培养更多的人才;(14)提倡更多的人去观看、去学习,向人们宣传更多有关“高杆船技”的知识;(15)高杆船,既能让人们观看表演,又能锻炼身体,应多多举行。(以上为八年级提出)(16)多去观看高杆船技的表演;(17)让现有艺人表演,加深人们的印象,尤其是小孩子,这样才有可能传承下去;(18)多举办高杆船的活动;(19)宣传有关内容,举办有关活动;(20)加强其宣传;(21)方案一:市政府可以在逢年过节请高杆艺人进行表演;方案二:市政府可以加强保护力度,使“高杆船技”成为我市的特色文化;方案三:市政府可以请高杆艺人去旅游景点表演,发展旅游文化。调查村民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