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落后的根本原因近代中国落后的根本原因,是我们失去了儒道精神,而不是宣扬儒道造成的。这种失去,是满清造成的。为了维护统治,满清费尽心思地破坏中华固有的文化、思想和科技。并且将愚昧和麻木植入我们的民族。手段高明得难以想象。以至于,几百年后的今天,我们仍固执的认为落后来自于文化,而不是满清。孔子也成了满清的替罪羊。悲哉。我们需要恢复中华文化的本来面貌。找回能够让我们智慧、远见和自豪的正宗的中华文化。不是那些早已面目全非的东西。下面是具体的分析:先回顾一下明末和清末的情况。万历三十六年(1608),澳门陷入混乱。香山知县蔡善继获知此事,单车驶澳,平息了骚乱。事后制定了《制澳十则》,对违法葡萄牙人严厉惩处。葡萄牙人犯罪,可由葡萄牙人自行处置。牵涉华人的,需交中国官员审判。后来,常有葡萄牙人,被送去广州审判打屁股。1662年,郑成功击败荷兰收复台湾,不多说了。有人很不屑:葡萄牙荷兰只是小国。怎么不说说英法呢?因为,十六七世纪葡萄牙和荷兰才是西方海洋世界的超级强国。英国的工业革命,是18世纪的事了。上面2件事,也许不全面,但也能反应出明朝对待西方强国的态度和能力。清朝就不说了,温习一下清朝签定的不平等条约。……几场战争,把中国几千年发展的经济成果,全贡献给了别人。能不穷?明朝的一个知县和一个地方势力,就能将西方列强收拾得顺顺的。清朝举国之力却一败再败。相同的民族,基本相同的疆域,不同的政府,造就的完全不同的结局。不由得想问一句:满清和明政府的差距咋就这么大呢?先看看鸦片战争前。一,国力:道光时清朝人口4万万,GDP约占世界30%,明明白白一个东方大国。英国当时还没成为"日不落",GDP约占世界的5%。二,军事:英国兵少,而清军兵多;英国后方太远,清朝在本土作战。三,兵力:1840年6月,英国的懿律带领的侵略军也就4000人,乘舰船40余艘。四,武器:当时英军使用的武器,海军虽用蒸汽机装备,但很多还是帆船;陆军虽使用后膛装弹的火枪和火炮,比清军先进一些,并不像后来差距拉得那么大。历史上以弱胜强的例子多得很。清朝的客观条件还不错,是可能胜的,却败了。根源在哪儿呢?不要说教科书。中国引领潮流几千年,突然就落后了,还落后的一塌糊涂。难道不让人费解?有兴趣的和我一起探索吧。历史的问题当然要在历史中寻找答案。康熙前面的,实在没什么可说。除了杀还是杀。咱们就从康熙开始。了解一下康乾盛世的真相。康熙是个了不起的人:智擒鳌拜,平定三藩,收复台湾,征战雅克萨,打败葛尔丹,治理黄河淮河,学习近代科技。咋一看,战功赫赫,成绩斐然,俨然一位伟大的君主了。真的是这样吗?君主伟大与否谁说了算呢?衡量君主的标准是什么呢?这个标准选不好,结果就会出问题。笔者认为君主伟大与否要看:君主对国家民族的贡献,而不是君主的个人能力。咱们来逐一分析康熙做的大事,了解了解真相。智擒鳌拜,说明康熙很能干。不过,这和伟大没有一点关系。不过是清政府内部的皇权争夺战,变更的仅仅是国家实际领导人。这是康熙为自己而战,没有涉及到国家民族的贡献,和百姓也无多大关系。平定三藩,更是为了维护皇权。康熙和吴三桂争着当老大,结果大打出手。战争还是康熙挑起的战争。(战争贩子?)这不过是一场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夺权战争,和贡献沾不上边。战争中,不知道多少老百姓遭了殃丧命了。康熙最终胜了,也只因为他的手段比吴三桂高明,说明他确实能干。没有涉及到贡献,自然也和伟大没有关系。有人会说了:至少康熙维护了领土的完整,难道不算贡献?好问题,赞一个。可我还是要说:这和伟大不沾边。不是我固执或偏见。你想想:吴三桂如果胜了,他会允许分裂吗?肯定不会的。也就是说,这场战争,不管谁胜,国土都是完整的,不存在分裂的可能。因此,你的观点不成立。这和后来的沙俄分裂新疆有着本质的不同。满清收复台湾,我实在不愿说。当时的情况和现在根本不一样。接着是雅克萨之战。此战发生在康熙年间,清政府战力最强的时期。沙俄投入的兵力也就800多人,还是远征。弹药和粮食都有限。远没有大家想象中的规模巨大和惨烈。清军数倍于沙俄军,还享受着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