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执教:高芳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2、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从中受到启示与教育。3、抓住主要内容,了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风景与风俗特点。二、教学重点、难点体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并从中受到教育。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引出课题。1.上学期,我们学习了《小苗与大树的对话》这篇访谈录。其中大树指谁?简单介绍季羡林。2.齐读课题。(强调:谁的花又是让谁看的?)再读。(二)复习词语,读通课文。1.请同学们打开书第150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思考:季老先生几次踏上德国?德国给他留下了什么印象?2.出示课件,复习词语。(三)自主研读,体会“花美”——奇丽的景色。1.请学生读课文,找出写花美的句子,多读几遍。课件出示: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2.请学生再读这2句话,用横线划出描写花美的词语。“花团锦簇”、“姹紫嫣红”描绘的是怎样一番景象?(课件再现词语所描绘的画面)3.“花的海洋”这里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把什么比作什么?这段话中还有用得非常贴切的词语吗?说出理由。(四)合作探究,感悟“人美”——奇特的民族。1.关于“人美”,请同学们再回到课文,找出相关的句子,多读几遍。课件出示:①家家户户都在养花。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的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②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2.结合课文内容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学生讨论,汇报交流。3.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理解。1学生讨论,汇报交流。4.刚才我们读到的内容是描述德国什么时候的情景?四五十年之后,当作者再次来到德国,看到的又是怎样一番景象?课件出示:我走在街上,抬头一看,又是家家户户的窗口上都开满了鲜花。5.如果今天我们再去德国,看到的一定还会是怎样的景象?6.面对此情此景,我们会由衷地发出怎样的感叹?为什么?课件出示: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五、作业1背诵第三自然段。2抄写课文中描写花美的句子。板书设计花美: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奇丽的景色)人美: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奇特的民族)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