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之祖》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知道炎帝、黄帝是我们华夏族的祖先,尧、舜、禹理解中华民族是“炎黄子孙”的含义,“禅让制”2.过程与方法目标:归纳原始社会终结、奴隶社会形成的原因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中华民族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渐融合而成的,黄帝是我们的人文初祖【重点难点】黄帝是------人文初祖对“禅让制”的认识【学法指导】阅读浏览法: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认真阅读课文,自主学习。自学讨论法:组内要相互讨论,各抒已见,解决学习中存在的疑难问题。【知识链接】人自来就有喜欢寻根的天性。“炎黄之孙这一称号是怎样产生的?”,教师可利用“导入框”中提出的这个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由此导入新课。【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用15分钟时间阅读课文,找出下列问题并记忆。)(一)我国最早的人类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距今时间:;地点。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二)北京人1、距今时间:;地点。2、使用工具和火是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北京人使用工具:____________;使用火:。3、北京人的生活:。4、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迹最丰富的遗址:;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三)山顶洞人1、距今时间:地点。2、山顶洞人的生活与北京人相比,其进步之处:体质特征;制造工具的技术;火的使用;社会组织。二、合作探究1、你同意教材中“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这一看法吗?2、打制石器和天然石块有何区别?3、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三、精讲点拨1、“远古社会”指的是原始社会;“传说时代”大体上是指人类进入氏族公社时期以来的原始社会时期。远古社会也可以称为远古时代,与传说时代没有明显的界限,两者都属于模糊的时间概念,泛指原始社会。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都属于“远古社会”。2、氏族公社的特点:有血缘关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结成的群体);财产共有(没有私有财产);地位平等(共同劳动,共同消费食物)。3、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进步之处:类别北京人山顶洞人体质特征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使用工具使用打制石器仍用打制石器,但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火的使用天然火会人工取火社会组织原始群氏族公社四、拓展延伸:1、教材第6页的动脑筋2、远古居民的社会组织由北京人的原始人群到山顶洞人的氏族,这一变化说明了什么?【归纳小结】梳理结构:试着用1、2、3三个数字总结本节知识点【当堂测评】1、目前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是()。A、中国B、印度C、巴比伦D、埃及2、如果你到北京去旅游,除了登长城、看故宫、观颐和园等风景外,你还以能参观()。A、元谋人遗址B、山顶洞人遗址C、大汶口遗址D、蓝田人遗址3、《韩非子》载:“上古之世,……有圣人作,钻木取火,以化腥臊。”懂得“钻燧取火”的我国远古人类相当于()。A、山顶洞人B、元谋人C、蓝田人D、北京人4、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在这块土地上生活繁衍。有一种古人类,已经懂得人工取火,会制作装饰品,过着氏族社会生活。请你判断这种远古人类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蓝田人5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A智商高低B饮食习惯C会不会制造工具D出现时间早晚6、关于北京人的叙述,错误的是()A发现于19世纪前期B过群居生活C还保留着猿的某些特征D会使用天然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