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中科学思维研究院第一幼儿园ThefirstkindergartenofShenzhenMiddleSchoolScienceInstitute奥尔夫音乐活动:大树和啄木鸟班级:小二班时间:2016年4月19日设计者梁晶媛执教梁晶媛活动由来班级正在开展主题活动《小蓝和小黄》,这是一个关于朋友、关于友谊的图画书,我们在各个领域都围绕这条主线开展活动,所以在音乐活动方面,我们也选用了与朋友合作的,代表友谊的有趣的音乐游戏。活动目标知识、技能、情感、社会性发展目标1、尝试运用肢体律动、亲子合作游戏的方式来感受和表现音乐的AB曲式结构。2、尝试用乐器——节奏棒、彩带表现音乐的AB式结构。3、鼓励家长和幼儿积极参与游戏,并感受到游戏的乐趣。活动准备已有经验准备:知道啄木鸟的名字,具体形象特点,与大树的关系等。教具准备:啄木鸟、大树手偶乐器准备:节奏棒、彩带音乐准备:音乐《大树和啄木鸟》活动过程环节内容目的与意义开始部分一、故事导入,激发幼儿兴趣:1、在森林里有一棵大树,树上住着一只啄木鸟,它和大树是好朋友,它们每天都在一起玩耍,可开心了!有一天大树生病了,浑身长满了虫子,身体很不舒服,啄木鸟知道“笃笃笃”地为大树捉虫子,“笃笃笃”、“笃笃笃”,捉呀捉、很快就把大树身上的虫子都捉完了,大树很快恢复了健康,又可以和啄木鸟一起开心的玩游戏了。通过简短的故事,激发幼儿兴趣,阐述啄木鸟的特点,捉虫子的声音等。基础部分二、初次听音乐并欣赏老师的肢体动作做的律动,感受音乐AB段式的乐曲结构:1、A.啄木鸟捉虫子。看看啄木鸟是怎样给大树捉虫的呢?B.大树摇摆。大树身上没有虫子了,它又很开心的在跳舞。三、听第二遍音乐,家长和幼儿单独做身势,感受音乐的旋律和结构:1、每个乐句一个动作。2、A段音乐幼儿、家长分别在自己腰上捉虫——肩膀上捉虫——腿上捉虫——肚子上捉虫3、B段随音乐左右上下的自由摆动四、听第三、四遍音乐,幼儿、家长分别分角色扮演大树和啄木鸟做身势,表现音乐的旋律和结构:1、先让幼儿扮演啄木鸟,家长扮演大树,做身势,进行分角色表演;2、家长扮演啄木鸟,幼儿扮演大树,高手音乐的旋律和结构。五、幼儿使用响棒、家长使用彩带,用两种形式表现音乐的旋律和结构:1、A段用响棒表现啄木鸟捉虫通过不断地倾听音乐,运用肢体、角色扮演、乐器感受音乐的旋律和结构,体验音乐游戏的乐趣。深中科学思维研究院第一幼儿园ThefirstkindergartenofShenzhenMiddleSchoolScienceInstitute2、B段用彩带表现大树摇摆在此环节,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重复一到两次的乐器演奏。结束部分送乐器宝宝回家:1、先请家长和幼儿把乐器送回家,并说谢谢。结束语:啄木鸟把大树身上的虫子捉完了,大树的身体可健康了。小朋友,你们的身体健康吗?我们一起到户外去跑跑、跳跳,看看谁最健康。继续培养幼儿拿、放乐器的常规。注意事项重点:1、家长引导幼儿积极参与音乐活动,2、通过肢体、乐器、角色游戏等各种形式感受音乐的旋律和结构。活动延伸1、美工区:给大树粘贴上它的好朋友——啄木鸟;2、语言幼儿:树医生评价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