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桌面之用光敏模块控制小灯泡教学内容:利用光敏模块电阻的变化来控制小灯泡的亮暗,类似马路上路灯的效果。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在之前一课中已经学习了光敏电阻,指导了在正常光照情况下的数值,以及在用手指按住,用笔盖罩住时的数值,在判断时不会一无所知。对光敏的程序编写一般过程也有了了解,在写程序是能够比较快速的理解。教学方式:案例教学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使用变量进行信息可视化;2.能熟练的运用条件判断语句进行程序编写。过程与方法:通过用变量可视化光敏模块的信息输出,掌握信息可视化的一般方法,并在之后的学习创作中加以利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使用条件判断语句的过程中,了解事物的发生都是需要有前提条件的。重难点:重点:使用条件判断语句进行程序的编写难点:了解光敏模块的信息输出变化是周围的光线变化导致光敏电阻的阻值发生变化。教学过程:1.导入:在之前的课程中,我们已经对光敏电阻的使用进行了系统的讲解,这一次的课程我们就利用光敏模块来达到路灯的效果。(给学生演示实现做完的成果,让学生明白本堂课的目标。)2.器材介绍:本次实验用到的器材有arduino板,扩展板,4p防呆线,光敏模块,小灯泡,USB连接线。这些器材我们都已经很熟悉了,所以就不做详细说明了。3.器材组装:首先我们先将arduino板和扩展板连接,将小灯泡接在数字口2(其他数字口皆可除0,1外),然后将arduino板连接到电脑上进行程序编写。在上次的课程中我们就已经了解到光敏模块必须在程序编写完成并运行后才能连接到扩展板上,否则会导致程序运行失败。4.程序编写:我们首先把模拟口模块托人程序面板,改变端口,为了能看到数值的变化,我们新建一个变量,把模拟口的值附给变量。然后是进行条件的判断,我们上次课程中已经了解到在正常的照明条件下,光敏模块的值为200左右,按住或用笔盖罩住时会达到800左右,我们就将800作为临界值,当光敏的值大于800时,说明照明过弱,所以我们需要点亮小灯泡来增加照明,反之,小灯泡变暗,之前我们已经将模拟口4的数值附给了变量,所以我们可以直接对变量进行判断。程序需要多次反复执行,所以要用到重复执行的模块。扩展延伸本次课程我们是用光敏模块来控制小灯泡,声控以及红外线控制也是十分有意思,大家可以在课后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