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设计:1、指导学生按节奏朗读歌词、唱准歌曲,体验节奏、力度的变化对歌曲表现的作用。用活泼欢快的情绪和甜美的歌声演唱歌曲《小螺号》,抒发少年儿童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美好心情和对幸福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2、学习用上滑音、波音装饰演唱的《小螺号》、使歌声更具有活力更动听。教学重点设计:(1)让学生有节奏地朗读歌词。(2)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教学难点设计:掌握波音、上滑音在歌曲中的表现力,用美妙的歌声表现少年儿童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美好心情。教材分析:《小螺号》这首歌曲是第四单元《水上的歌》中的教学内容。是一首曲调欢快活泼的少儿歌曲。歌曲富有童趣的通过“小螺号嘀嘀嘀吹”抒发了少年儿童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美好心情。它以儿童天真、活泼的语气歌唱海边美丽的景色,抒发心中无限欢乐的感情。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欣赏、创编能力,让学生通过在欣赏、节奏、歌唱、表演等一系列艺术活动中感受艺术所带来的美好情感,从而调动全体学生参与艺术活动的积极性。教法设计:小学音乐课应真正实施素质教育,以感悟音乐为核心,把培养、提高学生的音乐基本素质作为教学追求的首要目标,所以音乐课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艺术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在教学中为了更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注重对学生艺术能力的培养,所以我根据四年级学生年龄特点选择了以下教法:1、情境设置法:通过与学生回忆海边美丽的情境,寻找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2、听唱法:《小螺号》是一首深受孩子们喜爱的儿童歌曲,在学习歌曲中用听唱法在听一听、唱一唱等环节中反复感知、强化,不知不觉中自然掌握。这样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便于学生学会歌曲。学法设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主动积极投入到学习情境中才有利艺术能力的培养,因此选择方法是很重要的,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1、哼唱法:通过有节奏的朗读歌词和学生自己随音乐的哼唱教学,激起学生学习兴趣。2、小组合作法:分小组讨论问题,回答问题,让每个学生都互动脑筋,团结、协作的进行。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今天老师将和你们搭火车去一个美丽的地方,同学们想不想去啊?想去的话就跟老师一起坐火车出发吧。播放《火车开啦》歌曲,学生随着音乐旋律做。二、情境导入,激发兴趣。1、播放大海和海鸥的声音让学生模范大海和海鸥的声音。(发学生对大海的热爱激发学习的主动性)2、课件展示海生物图片。重点介绍海螺以其作用。三、学唱歌曲、感受音乐语言导入:你们听小海螺吹奏出了一段动人的故事。有位小朋友名叫涛涛,他生活在大海边,是渔民的儿子。每天早晨阿爸迎着朝阳,出海打鱼,到了傍晚,阿爸伴着夕阳,满载而归。一家人的生活幸福又快乐对于涛涛来说,最大的快乐是每天晚学后,来到大海边,欣赏着美丽的海边风景,深情地吹起小螺号,螺号声声换船归,盼望阿爸快快会!同学们听涛涛又吹响了嘀嘀嘀的《小螺号》。(放动画歌曲《小螺号》。)1、播放歌曲《小螺号》视频,学生欣赏,感受歌曲情绪。2、再次播放歌曲录音范唱,学生聆听,感受歌曲内容。4、引导学生分乐段有节奏、有感情的跟随旋律朗读歌词有节奏的朗读,更进一步体会歌曲的节奏感,并由教师弹旋律配合朗读,加强对曲调的感受力。5、加入歌词演唱,让学生提出演唱中的困难,师生共同解决。(上滑音、波音的演唱)6、通过小组讨论波音与上滑音的唱法和范唱对比的形式,引导学生自己找出不同点,并掌握正确的演唱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7、教师讲解波音、上滑音,指导学生进行反复练习。再将其涂上颜色并唱一唱。6、引导学生用欢快、甜美的情绪演唱歌曲,教师带领学生做相应的体态律动。7、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吹螺号的感受,对歌曲进行情绪、演唱方式的处理。8、教师弹琴学生完整的演唱歌曲。四、拓展歌曲,创作表演。要求学生用不同的形式来表演《小螺号》这首歌。1、表演歌曲采用多种形式,集体(齐唱、领唱)要显示群体合作,个人(独唱、领唱)要发挥个性特长。总之要表现渔家儿童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之情。5、师生各扮角色演唱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