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学校建设的几点思考长阳都镇湾镇庄溪小学钟锋荣教育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未来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就应该培养与之相适应的人才。未来人才的基本素质需求就决定学校必须要面向未来进行办学理念、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变革,那么,未来学校究竟应该怎样发展呢?一、教育政策是成功办学的方向教育是培养人的工作,如今的教育是培养面向未来的人才。如今是知识经济逐渐成为主导经济,经济全球化深入推进,信息化、网络化正快速普及,“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已成为国家战略。新的历史时期,基础教育改革有着怎样的热点应是校长首先应关注和知晓的,这样才能培养时代所需要的人才,也才能办好一所有利于学生发展、有利于时代发展的学校。当下,作为校长应该知晓落实立德树人是学校的根本任务。落实立德树人就是要让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高尚的道德情操、扎实的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的身心和良好的审美情趣。落实立德树人需要通过五个实施途径:一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是加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三是全面深化课程改革;四是推进现代化学校制度建设;五是扎实开展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落实立德树人,学校有如下任务:一是课程育人,加强三级课程建设,加强体育美育工作,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二是活动育人,开展专题教育活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推进学校社团建设;三是文化育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四是管理育人,推动区域教育现代化创建,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五是评价育人,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深化教育质量评价改革。二、有效管理是成功办学的保证成功源于卓有成效的管理。一所学校的管理需要理清思路,思路理清楚了,不需要太多管,需要的是引导。有效管理应该涵盖:首先是底线管理,底线越少越好,积极向上的政策越多越好。凡是我们承担不起的就是底线,诸如安全底线、师德底线、纪律底线、法律底线等。其次是目标管理,学校集体包含管理层、教职员工、学生。管理层要思考学校的培养目标是什么?怎么实施?谁去做?目标以及衡量目标的标准是否明确,而且所有教职工是否知晓?教师是帮助学生发展的人,衡量一个教师是不是优秀,应该从他帮助学生的人数,以及这些学生发展的程度去衡量,要避免传统意义上的好老师就是指业务能力强的教师的误区。教师都是希望自己有发展的,教师必须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通道设计,同时还要明确学校以什么标准评价教师。对学生而言,我们到底要培养怎样的人?什么样的人会受到欢迎?这是我们办学必须清楚的问题。再则是时间管理。时间是稀缺的资源,不能买卖、借贷、储存,人类往往不善于管理时间。从事情的紧迫性和事情的重要性而言,学校重要而不紧急的工作要认真做,比如学校的办学理念、目标定位等;学校没有重要而紧急的工作,凡事应未雨绸缪,比如安全工作;学校里不重要而紧急的工作不是校长的工作,比如学生疾病;学校里不重要不紧急的工作就不去做。总之,学校工作繁多,要遵循要事第一的原则,每天从重要的事去做。三、教学改革是成功办学的抓手-1-21世纪是一个高信息化的时代,数据开始主宰一切!“互联网+教育”的大转型逐步摧毁传统守旧的教育生态,重塑开放创新的学习共同体;改变了教学理念,加速教育自我进化的能力;将使教育面临更大的挑战,机遇与风险并存。学校教育应该在知识内容上删繁就简,将教育的核心从知识为主的教育向思维为主的教育转变;互联网技术使学生随时随地学习,使学生学习游戏化社交化,鼓励学生与教师间的合作,提供数据与评估反馈及时,实现自适应和个性化学习。在这种背景下,学校教学中心工作如何高效实施,成就学校优质的教学质量呢?毋庸置疑,智慧教学与翻转课堂的实施是教学改革的有效形式。翻转课堂教学改革要求学校、教师首先翻转的是教育理念,其次翻转的是教学模式,再次翻转的是学习方式。教师在教学改革的今天要主动作为,用自己的教学方式转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具体来讲在课堂教学实施中尝试翻转,依托信息化技术和媒介实现传统课堂向“教师准备——学生自学——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