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新课有一首老歌这样唱到:“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牵着我的思念和梦幻走回到童年。”提到风筝,我们总会想起那天真烂漫的童年。其实,我们每个人也象飞在空中的风筝,无论我们走得多远,总有一根绳线牵系着你,那就是割不断的亲情。鲁迅(1881—1936),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902年去日本学医,后弃医从文,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18年5月,首次用笔名“鲁迅”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大胆揭露人吃人的封建礼教,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20年代陆续出版了《呐喊》《坟》《热风》《彷徨》《野草》《朝花夕拾》《华盖集》《华盖集续篇》等专集,表现出爱国主义和彻底革命民主主义的思想特色。其中,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杰作。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21岁的鲁迅听课文录音,勾画出生字和不理解的词chàlíngdīngxiánwùbǐ丫杈伶仃嫌恶可鄙shíhuángsèshù什物惊惶瑟缩宽恕zhìnüèduòyì掷虐杀堕苦心孤诣qiáocuìmúwúgōngchéng憔悴模样蜈蚣惩罚嫌xián嫌恶赚zhuàn赚钱诀jué诀别决jué决定抉jué抉择堕duò堕落坠zhuì下坠恕shù宽恕nù愤怒怒shí什物什么什shén恶è凶恶ě恶心wù嫌恶模mó劳模mú模样孤独;没有依靠。文中指风筝少。本指人瘦弱,面色不好看。此指风筝色彩黯淡。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别人所达不到的。分别(多指不易相见的离别)。厌恶。可以拿来取笑的资料。令人鄙视。虐待人而致死。因寒冷、受惊而蜷缩或兼抖动。形容忽然醒悟。惊慌。(书)形容秋冬天气寒冷,草木枯落。伶仃:憔悴:苦心孤诣:诀别:笑柄:嫌恶:虐杀:可鄙:惊惶:瑟缩:恍然大悟:肃杀:快速阅读课文,小组讨论后,写出文章的整体思路。1、记叙的顺序有三种,本文是哪一种?顺序倒叙插叙2、全文共分四部分:一、比较北京和故乡放风筝的时令、引出回忆。二、“我”回忆小时候在故乡故意弄坏小兄弟风筝的事情。(1—2)三、到了中年,意识到错误,当道歉时,小弟已忘却。(5—10)(3-4)四、“我”因无法补过,心中只有一种无可把握的悲哀。(12)学生自由品读课文,填写横线上的内容。在北京看到天空中浮动的风筝,在“我”是一种;发现弟弟竟瞒着我苦心孤诣地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我”;到了中年,看到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我”感到;“我”希望能得到小兄弟的宽恕,小兄弟“全然忘却,毫无怨恨,”我的心越发。惊异与悲哀愤怒不幸沉重快速阅读课文,填写下表(对放风筝的不同态度、行动、感受我弟弟态度行动感受嫌恶喜欢撕毁制作内疚忘记比较“弟弟”和“我”苦心孤诣的表现弟弟我小时候长大后现在偷做撕毁忘记内疚兄弟手足情深沉重、悲哀合作探究,理解课文的主题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提示:1、文中词语凝炼、含义深刻2、兄弟手足情深:在温馨、浪漫中有亲情,在矛盾的冲突与误会中也有亲情。3、儿童教育的引导: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我们没有权利剥夺儿童玩的权利。4、批判封建礼教:揭示出封建社会人们缺乏反抗精神。5、人必须有自省精神:应敢于反省、勇于自责、善于改6、待人要宽容,不要与人斤斤计较。7、人生应该执着向前,要敢于迎风破浪、勇往直前。8、亲情无限美,只盼永留存。迁移拓展1、品读《风筝》一诗。风筝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化纸鸢。画出写风筝的句子,说说诗中表达的感情。提示:后两句是写风筝的句子,表达了对风筝的喜爱之情。2、童年是一首诗、童年是一幅画,留在我们记忆中的童年别有一番情趣,请说说你的童年趣事。童年风筝梦郑舰艇窗外,阳光明媚,鸟语花香。我不甘寂寞,来到野外。天好蓝,朵朵白云点缀其上。几只高高飞翔的风筝牵动了我的思绪,将我带回如梦的童年……童年的我是不曾拥有过玩具的。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见到一只绿色的蜻蜓形状的风筝。于是拥有一只风筝,成了我童年的梦。曾多少次,在梦中放飞风筝,醒来却是一场空。怎么办呢?向父亲要,父亲大声怒喝;向母亲要,母亲皱眉摇头。在刚刚填饱肚子的日子里谁还会去关心一个不起眼的小孩的梦想呢?然而,我要拥有一只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