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激励教育在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曾明亮(佛山市第六中学)【内容摘要】:在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比较喜欢用“满堂灌”的形式来开展教学,这就让学生处于一种被动的接受状态,容易使得学生产生消极厌学的情绪。激励教育就是从非智力因素入手,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逐渐使学生(特别是学习困难学生)在各方面都得到发展。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行,中学政治课教师要想实现思想政治课的教育目标,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必须要考虑如何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完成由“厌学”到“乐学”的转变,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激励教育不失为一种良好的方法,实践证明激励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取得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从而促使学生健康成长【关键词】:激励教育;思想政治课;教学;运用。激励教育就是说要结合我们的实际,从非智力因素入手,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逐渐使学生(特别是学习困难学生)在各方面都得到发展。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因此本人在实施激励教育过程中面对为数不少的“学困生”和少量的优秀生,按照他们的兴趣爱好、特长,运用多种激励方法,创设多种激励环境,给予不同层次学生的成功机会,进行形式多样的激励评价以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的积极性,同时使“学困生”克服自卑心理和厌学情绪,努力去获得一个个成功、取得一个个进步。下面就本人在教学实践中谈谈“激励教育”在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一、情感激励法。情感激励就是说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尽力与学生建立起真挚、亲密的感情关系,以情育情,以情动人,从而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教学实践中我激励情感的方法有:(一)、“喜欢学生,关心学生。”我认为喜欢学生,关心学生是激励教育成功的前提,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搞好教学首先应以真挚深厚的情感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老师只有喜欢学生和爱学生才会地教育教学过程中耐心地对待学生,当学生身体不好时你主动送上一份温暖,一份关怀,这时学生会觉得老师不仅仅是老师更是他们的朋友,当他们学习上不用功或表现不佳时对他们提出批评也就比较容易接受。我记得曾经接手教过两个经常有旷课现象学习成绩不好的女生,,当时她们的学习习惯和行为都很不好,没有积极性。我接手后并没有急于改正她们在学习上的缺点和不足,只是在平时多关心她们,了解她们的情况,她们生病时我组织学生去探望,当她们在生活上、学习上有困难时我及时或者发动学生给予帮助。慢慢地,她们觉得老师是真心关心她们,同学们的帮助也让她们觉得大家没有鄙视她们以前的行为表现,不久这两个学生发生了转变不再旷课,开始用心学习,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不断改善并向良好方向发展,最后这两个女同学在升中考试中政治科考了40多分从而顺利考上高一级学校。这个事例给我的启发是我们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老师要抓住与学生感情交流的机会,包括每次批改作业,测验和考试多用鼓励的话进行评价,让学生知道老师很关注他(她)。找问题学生谈话,语言尽可能温和,用自己的耐心和宽容打动学生。我们深知学生个体情况参差不齐,多一些关心、爱护和宽容理解,就多一份成功的希望。只有老师喜欢和关心学生,教师才能在课堂上打动学生,也才能感化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建立起相互信任、尊重、帮助、团结友爱、共同进步的良好关系,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乐其道,才能积极地接受我们所传授的知识和教育。(二)、寓情教育,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作为老师,应该认真地钻研教材,用精辟、深刻的理论去吸引学生,把阐述理论同形象化的叙述融为一体,把教材内容本身所表达的情感体现出来,就可以使理论增添感情色彩。例如,讲到“一国两制”有关台湾问题时我满怀激情地为学生朗诵“乡愁”一首诗:“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