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人教新课标版九下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教学目标•了解十月革命的背景(二月革命、两个政权并立、列宁回到彼得格勒)•了解十月革命的经过,苏俄人民内外敌人的进攻。•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谁沉谁浮后人说,花开花落九十年红旗一展天下定,春秋几度风雨变下面的材料反映了什么呢?材料1: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以后工业发展状况种类增长棉纺织品76%生铁190%熟铁116%煤炭131%铁路增加到32000千米1861年改革以后,俄国的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下面的材料反映了什么呢?材料2:1861年改革后,俄国经济状况及世界地位•农业人口占全国的80%;•工业产值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42%。•按人均计算,俄国的钢产量仅及美国的1/11,德国的1/8,英国的1/6,法国的1/5。1861年改革后,俄国依然是一个农业国家,依然是一个落后的帝国主义国家。1861年改革之后,俄国的政治和经济是怎样的?农民和工人的地位如何?•保留了沙皇的专制统治(政治)•农民的土地要求没有满足•工人受到残酷的剥削社会矛盾尖锐(经济)俄国在“一战”的状况材料3:•1914年-1917年,俄国有1500多万人应征入伍,大量的未成年人和妇女被赶进了工厂,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至1917年,俄国约有150万人死于战争,400多万人伤残。一战期间俄国工人罢工情况时间罢工资料参加人数1914.8---12月68次3.5万19151000次54万19161500次100万“一战”加剧了本来就很尖锐的社会矛盾。列宁曾经说:“假如没有战争,俄国也许几年甚至几十年内不会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一、新时代的曙光:1、二月革命背景:背景:时间:时间:主力:主力:结果:结果:性质:性质:((11)、)、18611861年改革→资本主义有所发展→改革不彻底→落后地位年改革→资本主义有所发展→改革不彻底→落后地位((22)、社会矛盾尖锐)、社会矛盾尖锐((33)、为了摆脱困境而参加一战,激化了社会矛盾。)、为了摆脱困境而参加一战,激化了社会矛盾。一战给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19171917年年33月月工人、士兵工人、士兵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局面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局面(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二月革命二月革命尼古拉二世尼古拉二世(1868(1868——19181918年年))绰号绰号““血腥的尼古拉血腥的尼古拉””,这个绰号,这个绰号是与他的双手沾满了国内外人民的是与他的双手沾满了国内外人民的鲜血相联系的。他胸襟狭窄,顽固鲜血相联系的。他胸襟狭窄,顽固不化,又极端残忍。俄国先后爆发不化,又极端残忍。俄国先后爆发了波澜壮阔的了波澜壮阔的二月革命和和十月革命,,前者推翻了沙皇专制的统治,后者前者推翻了沙皇专制的统治,后者则最终结束了他的性命。则最终结束了他的性命。19181918年年77月月1616日,沙皇一家在日,沙皇一家在叶卡捷琳堡被被处决。处决。2、二月革命后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出现:①并存的两个政权是哪两个政权?②两个政权中,谁掌握着国家的实权呢?③两个政权能长期并存下去吗?为什么?为什么俄国在二月革命后,会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呢?““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和组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和组织程度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织程度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第二阶段则应当使政权转到手中,第二阶段则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列宁列宁《《四月提纲四月提纲》》说明工农群众缺乏政治斗争经说明工农群众缺乏政治斗争经验,列宁等布尔什维克党主要领导人验,列宁等布尔什维克党主要领导人身居国外,影响了党对群众的组织教身居国外,影响了党对群众的组织教育工作。育工作。临时政府继续执行反人民的对外政策,并力图扑灭国内临时政府继续执行反人民的对外政策,并力图扑灭国内的革命火焰。的革命火焰。说明临时政府是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的政权七月流血事件七月流血事件3、俄国十月革命(彼得格勒武装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