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各具特色的民居》教案【教材分析】这是一篇展示绚丽多彩的民俗风情的说明性散文。里面介绍了客家民居和傣族的竹楼。文章分两部分,有各自的标题,独立成文,用词准确,语言优美,生动形象地向人们描述了独具特色的民居。【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基本具备了识字能力,识字方面已经不需要老师做太多指导,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老师应该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所以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老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通过适时、适度的点拨、引领、归纳、提炼,加深学生对民居特点的理解和对表达方法的领悟。【教学目标】1.读通课文,积累词语。2.理解课文,了解客家民居以及傣家竹楼的特点。3.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来写,学习作者运用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等说明方法来表现事物的特点。4.了解祖国传统的建筑艺术,激发学习对祖国民居特色建筑的热爱和赞叹。【教学重难点】了解客家民居以及傣家竹楼的建筑特点,学习抓住事物特点进行叙述的说明方法。【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欣赏民居,提示课题。1.教师: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祖国戏剧的艺术魅力。其实,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在艺术开工上百花盛开,除了戏剧,我国的民居也是很有特色的。2.现在,就请同学们欣赏这几幅民居图。(课件展示上海石库门、西藏民居、客家民居、傣家竹楼等图片),这些五花八门的房子,真有点令人眼花缭乱了,这节课,我们就走进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去参观领略一番。(板书课题:各具特色的民居)二、初读课文,读通读准。1.找出你觉得值得积累的词语或句子,并做上记号。2.思考: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各有什么特点?三、合作探究,深入体会。1.教师导读:课文是怎么样去描写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呢?2.课件出示表格,引导学生以小组展开合作交流,并完成下面的表格。3.集体反馈,教师根据学习的反馈,完成表格。位置闽西南、粤东北的崇山峻岭中作用防备盗匪骚扰和当地人排挤材料在土中掺石灰,用糯米饭、鸡蛋清作黏合剂,以竹片、木条作筋骨结构大多为三至六层楼,一百至二百多间房屋如橘瓣状排列,布局均匀,宏伟壮观;土楼围成圆形的房屋均按八卦布局排列文化特征吉祥、幸福、安宁;和睦相处;勤俭持家;平等互助4.关于傣家竹楼,小组合作找出各个方面的特色,写在练习本上。5.教师导读:作者分别从民居的位置、作用、建筑材料、建筑结构、文化内涵等方面为我们具体描述了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色。接上来我们一起来品读课文当中的某些句子,感悟作者的文法。四、品读句子,感悟文法。1.教师导读:同学们,作者的介绍,让我们对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们知道作者是怎样把这两处民居的特点介绍清楚的吗?请同学们一起来朗读下面的几个句子,并在书本上画出来。2.学生反馈,教师总结。3.再读课文,找出运用了列数字、打比方、引用资料、举例子等说明方法的语句,再深入体会说明方法准确运用带来的表达效果。五、归纳总结,感受文化。1.客家民居是中国南方山区的建筑奇葩,它那独特的风格吸引了众多中外学者、游客甚至美国的军事专家。客家民居中,体现了哪些中华传统文化?(勤俭持家、和睦相处、平等互助等)2.竹楼是傣族人民因地制宜创造的一种特殊形式的民居,具有建材经济、冬暖夏凉、防潮防水防震的优点。傣家竹楼中,体现了哪些中华传统文化?(吉祥平安、团结和睦、家道兴旺)3.总结表达方法:语言简练准确、平实质朴又生动形象,这是课文两篇短文在表达上的共同特点。作者运用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通俗、生动、准确地对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点加以说明,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均较强。4.归纳章旨:《各具特色的民居》这篇说明文通过侧重描写被誉为“世界民居奇葩”的客家土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