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教学模式的相关理论学习和探讨一、什么是“模式”?在现实社会中,我们常听到“模式”这个词语,如我国提出的“一国两制”模式,已经在香港、澳门回归上获得了成功;如在改革开放上,我们熟悉的广东“深圳特区模式”,上海“浦东发展式”。在教学上,我们熟悉的模式就更多了。如段力佩提出的“读读议议讲讲练练”模式等。什么是模式?定义:“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操作和科学思维的方法。”“它是为解决特定的问题,在一定的抽象、简化、假设条件下,再现原型客体的某种本质特性。它是作为中介,从而更好地认识和改造原型,构建新型客体的一种科学方法。从实践出发,经概括、归纳,综合,可以提出各种模式,模式一经证实,即有可能形成理论;也可以从理论出发,经类别、演绎、分析,提出各种模式,从而促进实践发展。”“模式是客观实物的相似模型(实物模型)、是真实世界的抽象描写(数学模式)、是思想观念的形象显示(图示模式和语义模式)。”模式是一种问题解决的思维方法。问题解决的过程,自始至终都是一个思维的过程。人们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是:问题明确后,先凭借自己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已有经验或直觉思维,假设出一个解决问题的尝试性的方案。然后,将这个方案应用于一个具体实例,去尝试解决问题,得到结果,证实方案的可行性、效果,并在最初方案体验的基础上进行反思,补充或修正这个方案。遇到需要解决相同问题时,运用修正的方案再去尝试解决新的问题,从而进一步修改、完善。经过多次的实践和思考,就可以概括为建构一个解决问题的模式。所建构的模式反映解决问题的基本操作程序,在这一过程中要用到直觉、逻辑、模拟等多种科学的方法。二、什么是教学模式?1、教学模式是运用于教学的操作程序和思维方法教学模式是教学论和教学实践之间的桥梁,它涉及到理论基础、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实践条件、师生关系以及评价标准等多方面的复杂因素。它反映组织教学的过程,所以,可以说是教学模式是操作的程序;它又体现了施教者在一定的教学观念的指导下对教学的诸多因素的思考、探究的过程,所以又是思维的方法。如段力佩的“读读、议议、讲讲、练练”。是对教学程序的概括,同时是段老教育思想在教学实践中探索、提炼出来的,体现了对学生自主学习、参与学习和掌握学习方法的重视。如魏书生的“六步自学教学模式”(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也是对教学程序的概括,又反映了魏书生对培养学生的自学、自治的习惯和学习能力的探索的成果。如钱梦龙的“三主四式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自读式、教读式、练习式、复习式)“三主”是对教学中师生的地位、关系,学习主要方法的概括,表现了钱梦龙的教育思想和思维方法;“四式”是是“三主”思想对教学实践探索提炼出的教学操作的基本范式。2、教学模式的特征具有概括性,是一定教育理论和思想方法指导下教学实践的浓缩和精华;具有可操作性,反映了教学的结构和操作的主要程序;具有针对性,往往是为了解决教育教学中的某方面问题而建立的,有一定的适应范围;具有优效性,着眼于体现学生学习的规律,提高教学的效率。3、问题探究模式(教学模式举例)问题探究模式的目标:以解决问题为中心,要求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进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且解决问题。基本操作程序:提出问题→形成假设→拟定计划→验证假设→总结提高效果:可以引导学生手脑并用,利用创造思维获得亲身体验的知识,培养学习者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习者养成探究的态度和习惯,逐步养成探究学习的技巧。三、如何探索个性化教学模式1、确定个性化教学模式研究的方向提炼自己的教学经验,形成教学的风格,突出个性特长;结合学科教学改革,深入理解基础教育课程标准精神;针对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抓准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2、明确建立模式所达到的目的运用于什么范围,解决什么问题。模式不是万能钥匙,具有适应的范围。建立模式是为了找到解决问题的基本范式,所以,要有明确的目的。比如语文自读课,如何培养学生的自读习惯,学会自读的方法,并且形成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