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世存:失格非常荣幸跟诸位分享我的一点心得,我今天要跟大家讲的是人间社会失格,是人种的退化,东亚病夫的状态,是人们在人生社会中生活,如何变成了大同小异的闰土。我希望我能直截了当地跟大家一起探讨我们人生中被耽误的岁月。我们每个人都在走自己的人生旅途,但走着走着,我们会发现,自己掉队了,落伍了,或者因为贪看沿途的风景,耽搁了走路。或者因为迷路,走入了歧途。像做了一场大梦一样,梦醒后,发现我们最好的人生岁月流失掉了。就在二三十年前,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们中国人都在控诉、揭露文革,都在伤感自己的人生被文革耽误了十年。当时流行伤痕文学、寻根文学,就是从文学的角度控诉中国人的身心受到伤害,人生虚浮,没有了根柢。所以当时的政治家顺应民意,全面否定文革,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很快,社会各阶层都感觉到快速发展的活力。流行歌曲甚至称赞年轻人赶上了好时代,年轻人被称为“80年代的新一辈”。流行歌曲唱着说,再过二十年,大家来相会,光荣属于80年代的新一辈。但是,今天不仅那一辈人开始检讨他们的理想成了梦幻泡影,他们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疲于奔命,心力交瘁,难得自在。就是今天的年轻人,80后、90后,刚走上社会的两代人,都在说他们的人生被耽误了。他们把自己抵押给银行,抵押给老板,不得不为巨大的生存压力,甚至为负债式生存、按揭式生存而压榨自己。观察我们社会的方方面面,可以说,人生被耽误的情形太多了。这种被耽误的后果是什么?身心发育方面、社会人格的权利义务等方面的全面滞后。换一个词,人生一旦被耽误,不仅是赶不上趟了,而且是心智的蒙昧、人种的退化。我举一个例子。我有一个朋友,他们的儿子在中学时成绩很好,就是讨厌政治课,到后来不愿参加政治考试了,说一想到考政治就有一种生理、心理上的反感。这样的孩子当然没办法通过高考,上不了中国的大学。父母比较通融,让他自己做主,他的同学备战高考,他自己无所事事,就在网上东看西看,看到奥地利一所大学在中国招生,他试着申请,考试通过了。到奥地利读书一年,他回国,跟中学同学们聚会,那些昔日的高中同窗们,在国内上大学,大家在一起交流,一起玩。结果他发现,同样读了大学一年,他长大了,自立了,从学习到生活,他都能独立自主了;但他的中学同学们,还像个孩子,还要听他的,要他来照顾,拿主意。仅仅一年的时间,他就跟中学同学拉开了明显的距离。后来发生的,更有意思。大学毕业,他的同学都在大城市工作,他自己在父母的支持下,到江西农村去做茶农。一两年的时间,他不仅成了茶叶领域的行家,也成了小老板。这两种生活道路带来的完全不同的人生。我们可以说,教育,无论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还是社会教育,都深刻影响了我们的人生。很多人以为自己学校毕业,成人才了。他没有想到,他跟另一种教育制度下的人生的区别。当然,走上社会,他也没有想到,社会教育同样在塑造他、甚至欺骗他、愚弄他。最后,他跟自己的理想渐行渐远。他的人生被耽误了。他的心智退化了。社科院的学者资中筠先生说,“在中国的所有问题中,教育问题最为严峻。”在这位80高龄的学者看来,中国现在的教育,从幼儿园开始,传授的就是完全扼杀人的创造性和想象力的极端功利主义。如果中国的教育再不改变,中国的人种都会退化,资中筠说:“这个过程,就像退化土豆一样。”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则说:我们的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正在培养一大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道,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人一旦掌握权力,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我们的教育体制,正在培养大批这样的“有毒的罂粟花”。如果把资中筠先生、钱理群先生谈论的教育话题放大,延伸到我们说的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中,可以说,他们的结论同样成立。从现象上看,学校教育的失误是一目了然的;像前面举的例子中,我的朋友的孩子和他的中学同学,他们相互之间的差距,可以说彼此都是心知肚明的。我们大家也都知道这个道理这个事实,所以我们社会里稍有条件的家庭,都愿意把孩子送到国外去读书、受教育。但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失误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