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认识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内容】课本第59、60页的例1及“做一做”,练习十四第1、2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把若干物体平均分的活动中认识余数,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2、能根据平均分有剩余的活动写出除法算式,正确表达商和余数。【教学重点】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情况抽象为有余数的除法。【教学难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学习过程】:一、复习铺垫1、摆一摆。用11根小棒摆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五边形?(3个小或者1个大)2、说说你是怎样摆的?11根小棒,摆一摆,可以摆几个小三角形。11根小棒,摆一摆,可以摆几个正方形。等等?二、板书课题:认识有余数的除法三、揭示目标:今天我们来学习认识有余数的除法,请同学们认真看老师板书课题,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通过操作、观察、对比等活动,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并能正确表达商和余数。要达到以上的目标需要我们大家自学,你们有信心吗?老师相信:你们是最棒的!四、自学指导:(教师边口述自学指导,学生边自学)师:打开课本第60页,认真观察这幅图:1、再看60页的例1,认真读例1,要求每几个草莓摆一盘?2、手指虚线左边的图,看一看6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了几盘?摆完了吗?怎样列式?3、手指虚线右边的图,把7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了几盘?还剩几个?思考:怎样列式?4、手指算式7÷2=3(盘)……1(个)3表示什么意思?1表示什么意思?1在算式中叫什么?算式中的小圆点又叫什么呢?单位名称一样吗?师:自学的时候,比一比,看谁看书最认真,坐姿最端正。下面,自学竞赛开始。五、先学:(一)看书(看一看):学生看书自学,教师巡视,确保每一名学生都在自学。(二)检测(做一做):学生独立在书上圈一圈,填一填,完成第1小题。(1)教师巡视发现错例,准备二次备课。(2)指明2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做在本子上。要求:书写规范,注意审题,计算准确。六、后教(一)更正:师:观察黑板上的题,发现错误的进行更正。(用不同颜色的粉笔)(二)议一议1.有10个铅笔怎么样分?如果三个学生的话呢?2.做一做第一题。17÷2=8(组)……1(个)23÷3=7(组)……2(个)1、1在图中指的是那部分?表示什么意思?2、算式中其他各数分别在图里表示那部分?分别表示什么意思?3、说说这两道算式中商和余数各是多少?小结:为了分清余数和商,我们要在余数和商的中间用6个小圆点隔开,我们把这样的除法叫做有余数的除法。七、课堂小结:师:你们今天学到了什么?下面我们就用今天所学知识来做作业,比谁的课堂作业做的又对又快,字体又端正。八、当堂训练(练一练):1、做一做第二题?九、板书设计:认识有余数的除法17÷2=8(组)……1(个)23÷3=7(组)……2(个)余数余数